2007年的“文化遗产日”, 各地围绕“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论坛、表彰等活动;中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同蒙古共和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国家。在在表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
要瞭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的研究必不可少。2006年7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层次的专家谘询机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由68名“非遗”研究和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冯骥才任主任委员。随着“非遗”工作的开展,2007年,各省市的相关科研单位也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编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于2007年4月首发,该书图文并茂,是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中国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阶段性成果的全面呈现。在黑龙江、宁夏、湖北、内蒙古等省和宜昌、杭州、南宁、成都等市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非遗”资料库,建成之后,将为研究工作提供巨大方便。
无疑,具活态流变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类共生发展起来的,其传承人乃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去年,文化部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案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提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案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和资助等。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遗”专案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226人。年底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案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545名。四川、浙江、江苏、陕西、甘肃、福建、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市和部分市县先后出台了对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其中包括鼓励和扶持其艺术传承的相关规定及予以财政专项补贴。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走进博物馆2至3次,而在中国,平均每8人一年走进1次博物馆。相比之下,中国博物馆功能发挥很不够,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他希望文物部门、教育部门及学校、博物馆共同探讨,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学校能够更多地与博物馆相结合。博物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社会教育功能,其中如何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十分重要。重庆、宁夏等省、区、市尝试将“非遗”教育引入大学或中小学课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提出,要促使“非遗”进课堂、进教材。
由于中国各地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源不尽相同,各民族的文化沿革与发展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和保护存在着诸多难度,许多濒危遗产有待抢救。相信通过积极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当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