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我与中评20年:初心与愿景
http://www.CRNTT.com   2018-06-26 00:17:41


李义虎教授(左)与中评社社长郭伟峰在交流
  中评社╱题:“我与中评20年:初心与愿景” 作者:李义虎(北京),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

  作者指出,通观《中国评论》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本杂志做起,接着又成功打造中评社、中评网、中评学术出版社、中评智库,汇聚成大家心目中的“中评”,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一个克难前行的周期,也是一个喜获丰硕成果、开启新征程的转捩点,更是一个回首初心再望愿景的加油站。

  一、《中国评论》20年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评论》月刊创刊20周年了,这是一件值得两岸学术界、新闻界及任何关心两岸和平发展的人士共同庆贺的事。从中国文化要义来说,“20年”是一个大的整数,值得纪念也必有纪念之事;从历史行进脉络来说,“20年”无论怎样都是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很好检视过去展望未来。通观《中国评论》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本杂志做起,接着又成功打造中评社、中评网、中评学术出版社、中评智库,汇聚成大家心目中的“中评”,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一个克难前行的周期,也是一个喜获丰硕成果、开启新征程的转捩点,更是一个回首初心再望愿景的加油站。

  这“20年”,我们一起陪伴《中国评论》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的“新时代”。我与中评诸公结缘甚早,这“20年”既可说是满载友情,也可说是共同奋进结伴前行。早在《中国评论》创刊前的一些年,我就与“中评”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伟峰兄认识结交幷迅速成为好友知己。记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因为研究和报道涉台问题相识。那时伟峰和建闽二兄在中国新闻社工作,伟峰兄因为是大陆记者入岛采访的第一人闻名海峡两岸,而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肩负了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的重任;建闽兄是中新社港台海外部副主任,是社里涉台新闻的“总管”。可以说,二人挑起了中新社涉台港澳新闻报道、采编、评论的大梁,是绝佳的工作搭档、事业伙伴。中新社在伟峰兄的主持和运作下,在大陆最早开办了沙龙式的两岸关系和对台政策研讨会,在涉台研究和涉台新闻还属于敏感、甚至保密的情况下,中新社率先举办台湾问题沙龙。这个沙龙虽然幷不很大,在涉台研究领域或许只占一隅,但它推动了大陆对台研究基本队伍的集结,淬炼了台湾问题研究的选题,开辟了新闻界与学术界、媒体与智库合作的先河。

  二、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回首这“20年”,有很多足以让人流连、感慨和勿忘的事情,但撷取其中的若干浪花,可以给“中评”的历史添上珍贵的记忆链接。这里值得提起的记忆链接,在1996年、1998年、2005年及2012年4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96年10月,在伟峰兄的运作下,中国新闻社和台湾《世界论坛报》在香港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统一论坛”研讨会。按今天办会的规模和“盛况”来看,论坛幷不算很大,大陆与会的有10名学者,台湾有8位,香港本地1位,加上时任国台办新闻局局长张铭清、中新社社长郭瑞、副社长周秉德、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办人段宏俊、董事长陈白淮等,也就30多人。但这个论坛“空前绝后”,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举办了这个“首届”之后,因为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也由于伟峰、建闽两兄的工作事业变动,而没有再办下去。不过,两兄的事业重心不久便转到了创办《中国评论》上来,“首届”论坛的人脉资源、研究资源和情感资源,都接续到一本在两岸四地迅速受到瞩目的《中国评论》上。“空前绝后”带来了“继往开来”,它成为了架接海峡两边的一座桥梁。

  记得在1998年的一天,伟峰兄打来电话,是为《中国评论》创刊号向我约稿。我们聊起用新的研究方式面对两岸关系的心得,更寄望于为两岸关系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园地。伟峰兄谈起他创办《中国评论》的构想和规划,其中谈到他希望为两岸学术界搭起一座沟通对话的桥梁:这本杂志幷不单独是大陆方面的,她是两岸的、中国的、大中华的。在这方面,《中国评论》没有辜负两岸、港澳和海内外读者大众的期待,她确实成为了“两岸共同媒体”——连战先生就是用这几个字为《中国评论》亲笔题词。“两岸共同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共构性,不是属于两岸哪一方,而是属于两岸双方。《中国评论》为此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媒体共建的特点,在以后的十几年间,特别是发展到中评社时,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别成立新闻媒体,共用中评社及中评网的名义与平台,在编辑部协调下,分工合作约稿编辑、采编新闻。无论是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还是编辑风格,抑或是人员分工合作,都体现着这个新型媒体的共构性。这种共构性一直延续下来,颇有心灵契合、共同构建“两岸共同体”的蕴涵。今天回想起来,伟峰兄那次跟我的通话,颇能代表中评人做“两岸共同媒体”的初心。

  2005年是中评社发展历程中更加重要的年份。这一年5月,中国评论通讯社也就是大家今天都非常熟悉的中评社成立了。6月3日,第一篇稿件向海内外顺利发出,开启“中评”新的路程。中评社注册地点在香港,但却是大中华地区第一家数字化网络通讯社,不仅在香港、台湾、北京,而且在华盛顿、首尔等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新闻采编网络,形成“小全球”的布局。中评社的稿件以及时、快捷、准确为特点,24小时滚动播发最新的新闻,发稿数量仅次于新华社及中央社。其新闻报道以深度分析为特长,在两岸新闻方面显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相关评论、述评和重要文章常常能影响两岸学界及民众的看法。而中评社主办的中评网,已经成为两岸四地、华人社会乃至国际间关注中国、关注两岸,获取相关资讯的基本工具。大约每个研究两岸问题的学者、学生,每天早上都会打开中评网,以抓取两岸最新的信息,掌握最近的动态;每个虽不研究两岸问题但却热心两岸事务的人,也会对中评网产生某种依赖感,只要你看过一次以后。

  2012年,又是一个重要年份。这是一个牢记初心,走向未来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中评智库(CRTT)成立。伟峰兄多次向我谈起组建智库的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着他对于中国发展、两岸关系的新思考,也包含着对智库建设的新理念。特别是,如何将研究和传播,智库和媒体结合起来,需要打破某种“界别”的壁垒,需要进行新的尝试和努力。中评智库的宗旨是“融合两岸关系,推动港台交流,把握中国趋势;接触世界思潮,观察亚太脉动,弘扬和平理念”。自成立以来,中评智库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在两岸、港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它运用资金支持两岸、港澳及国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究,举办时政论坛和学术研讨会,进行大数据调研分析,编辑智库报告,出版理论性书籍,资助优秀人才,组织各类评奖活动等等。现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与中评社、中评网、中国评论月刊、中评学术出版社已经成为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紧密合作,互相促进,影响越来越大。

  三、中评的最大价值所在

  中评从一本杂志开始,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从这20年中,我截取1996、1998、2005和2012年四个年份,对中评历史做了一个有重点、但也粗疏的回忆。意在与中评诸君、也与中评作者群、读者群等共勉。对于一个人来说,20年意味着成了大人;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则是进入成熟期,可以干一些大事了。在这种回忆中,我最为感触的是,中评诸君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和平统一方面的初心,20年来,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给两岸和平与统一愿景提供动力、增添助力,在两岸长期积累的顽固矛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找到可以对话的契合点。这可能是我理解的中评的最大价值所在。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6月号,总第246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