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汪毅夫:曹履泰与明末海上招抚
http://www.CRNTT.com   2020-11-10 00:25:35


汪毅夫(来源: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作者 汪毅夫)台湾学者周宪文在为曹履泰《靖海纪略》(《台湾文献丛刊》本)而写的《弁言》里说:“曹履泰是明天启乙丑(1625)进士,出宰同安,计时五载。初,郑芝龙出没沿海,视同安为几上肉;旋,就抚,奉命进剿其旧日伙伴如李魁奇、钟斌辈。这是当年海上的一大转变,其间自有‘曲折微妙'之处,而非局外人所能知道的。所谓‘用战、用守、用间谍、用解散、用诱购',曹氏都身历其境,亲预其事,一一说来,如数家珍。”

  郑芝龙受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时在崇祯元年(1628)。熊文灿春季到任,当年九月即奏其功,这同曹履泰此前招抚郑芝龙的绩效大有关联。黄典权教授早年的论文《明末福建漳泉之海盗》(1947),引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郑芝龙先降于泉州巡海道蔡善继”事,曰:“(芝龙)纵横海上,官兵莫能抗,始议招抚。以蔡善继尝有恩于芝龙,因量移泉州道,以书招之。芝龙感恩为约降。及善继受降之日,坐戟门,令芝龙兄弟囚首自缚请命。芝龙素德善继,屈意下之。而芝虎一军皆哗,竟叛去”(见黄典权:《海盗.香火.古港口》,第65页。2017,台北蔚蓝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这虽是一次短暂的受抚,但可知郑芝龙并非无意受抚。不久,郑芝龙又释放求抚之意。彭孙贻《靖海志》(《台湾文献丛刊》本)记:天启六年(1626)十二月,“芝龙乃入闽,泊于漳浦之白镇。巡抚朱一冯遣都司洪先春率舟师击之,而以把总许心素、陈文廉为策应。鏖战一日,胜负未决。会海潮夜生,心素、文廉船漂泊失道。贼暗渡上山,诈为乡兵出先春后,先春腹背受敌,遂大败,身被数刄。然芝龙故有求抚之意,欲微达于我兵,乃舍先春不追;获卢游击,不杀;又自旧镇进至中左所,总兵俞咨皐战败,纵之归;中左人开城门求不杀,芝龙约束麾下,竟不侵扰。警报至泉州,知府王猷知其详,乃曰:芝龙不追、杀、不焚、不掠,似有归命之意。今剿难猝灭,不若遣人往谕退舟海外,仍许立功赎罪,有功之日,优以爵秩。兴泉道邓良知从之,遣人谕意。”郑芝龙在降而复叛之后,此番“微达”其“求抚之意”,同安知县曹履泰招抚有以致之也。
   
  明天启五年(1625),曹履泰以乙丑科三甲第76名进士出任福建同安知县。时有浙江太仓知州陈白南,同安县人也,告老还乡,在同安居住。陈白南受曹履泰依重,邀襄助地方大事,陈白南尝语人曰:“方城曹父母知予仗予,犹感戴之”。由曹履泰授意,陈白南代拟了《议招抚郑芝龙檄文》(收陈白南:《莲山堂文集》,1918,商务印书馆)。其文对郑芝龙等“海上诸君”晓之以义以理,动之以情以利,颇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略谓:“ 告尔海上诸君。事贵长计,业期久远。抗国威、毒民命而得久远令终者,未之前闻。远则方腊、杨么、宋光明,近则吴鹏、林凤、林道乾,一腔之血何在,万古之唾难收。前事不忘,可为永鉴。且佛家亦有冤业报应之说。昔恒河有鱼十万,被人毒死,而毒鱼食鱼之人十万余众,一刻死钵盂中,虽佛力不能解免。况沿海居民何可轻荼,其为冤业,酷于毒鱼又甚矣。显有天道国法,幽有地狱阿鼻,即如今者崁头陈氏之惨,安知诸君非前世受其诛戮,故轮回出世以报应乎。言之令人毛悚。诸君虽当纷冗,岂无清夜试静思之。既不忘忠孝之心,何不为忠孝之才;既自负英雄之才,何不为英雄之举?曷为忠孝之事,劝谕诸众,解散归家,见其父母妻子各营生理。而官亦已出示,不复诘问,反侧可安。清福共享,无犯顺之非,泯招抚之迹,吉祥善事,计之上也。如欲招抚,亦宜泊舟外岛,按众不动,宜以介使直陈本意。若何封赏,若何安顿,若何解散,以待我之处分。商略已定,然后举行,亦计之得也”;又谓:“曷为英雄之举?台湾内接门户,外通诸夷,尽可南面称王其地。诸君既自负强力,何不效虬髯公故事,一夕径入为扶余国王,而后不忘本朝,奉我正朔。自当上请遣使臣、持节册,册封部署诸众,分据要害,稍有缓急,亦可互为扶授。英声如雷,洪业如山,此真正英雄举也。抑又有利焉,台湾去内地不远,经商之人,骆驿而至,如吕宋设为大明街市买卖,则台湾皆我之人实于其中,物力益固,而后外与诸夷为和市,其利亦不资矣。何乐而计不出此”云云。

  《议招抚郑芝龙檄文》未见于曹履泰《靖海纪略》,而收在陈白南《莲山堂文集》。《莲山堂文集》书前之《明太仓知州同安陈公传》(丘复)谓:“海寇郑芝龙屡败都督俞咨皐,逼近中左,知县曹履泰延公为文招之,邑赖以安”;《莲山堂文集》之《序一》(丘复)谓:《议招抚郑芝龙檄文》“责其自负英雄之才,何不为英雄之举。台湾内接门户,外通诸夷,盍效虬髯公故事为扶余国王,而后不忘本朝,奉我正朔,则当扶节册封,永为藩属,稍有缓急,亦可为国家应援。其后,郑延平卒取其地,存有明正朔于海外者三十七年,谓非先生此文有以启之哉”。     

  陈在正教授的学术名著《台湾海疆史研究》(2001,厦门大学出版社)对清初海上招抚有精审而深刻的论述。该书第一篇《清郑和战与郑成功收复台湾》论及清初海上招抚,乃从清代迋臣关于“臣等窃察明朝崇祯年间,郑成功父芝龙骚扰海上,官兵屡剿无功,后招抚芝龙,海患始息”之议讲起。曹履泰海上招抚的作用,从明末到清初、从郑芝龙到郑成功,持续延烧。

  附带言之,黄典权教授于1947年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明末福建漳泉之海盗》是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授欧阳琛);陈在正教授于1951年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是厦门大学历史系和台湾研究院的著名学者;《莲山堂文集》乃于1918年据陈氏家藏抄本,由“陈敬贤备资刊刻”,交商务印书馆出版。陈敬贤是厦门大学的创办人和校主之一。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