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疫”中寻“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09:32:34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短期内给服务业带来较大冲击,对批零住餐、电影娱乐、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尤其明显。由于疫情隐蔽性强、传染性强、影响范围广且有可能反覆出现,我们要在“疫”中寻“机”,坚持整合优化存量与做大做强增量“两手抓”的原则,一方面着重推动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着重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确保服务业的主导地位不受影响,夯实国民经济的发展根基。

  经济参考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宝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俊文章提出,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线上“宅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以居家为基础的线上生活服务、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网络创作等为特征的“宅经济”转型升级。延长“吃住行购”等居民基本生活服务和“娱教医”等个性化、特色化居民生活服务的产业链条,加强产品和服务来源地、线下企业与线上电商平台之间的密切合作,创新发展无接触配送模式。加大智能机器人对传统服务业的人工替代程度,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整合创新。

  加快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转型升级,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如敦促上游医药研制单位加紧研制抗击新冠肺炎药物、推动上游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促进中游物流企业加速运输、推进下游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发展,促进健康养老、健康养生与健康管理共同发展,引导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食品用品行业融合发展。

  抓住相关产业应对疫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大力推动数字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聚焦城市管理、5G基站建设、教育医疗、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加强金融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的数字化和线上化,提升金融服务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水平。以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为重点,加强与疫情相关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攻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强化大数据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抗击疫情为切入点,加强人口迁移大数据地图、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周边发热门诊小程序、用户出行工具支持等大数据的应用与推广,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精准的工作生活服务。建立健全国家应急大数据统筹部署、智慧调度、数据监管等大平台,做到关键数据高效汇总、全国专业人员快速输送、城市交通紧急调度、应急和慈善物资精准投放,提升政府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应急治理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借力现代科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完善装备制造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融合。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通过品牌授权、委托制造等方式大力培育不依赖制造环节的制造业企业和业态。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