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一农结合大数据调查8卷工艺书稿《废艺斋集稿》,包括制作风筝及刻印之法,确为曹雪芹所作。(中评社 黄文杰摄) |
中评社新竹7月23日电(记者 黄文杰)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特聘讲座教授、“中研院”院士黄一农以结合大数据及传统考据的“e考据”方法,找出书稿中提到3位人物的真实身份,证实争议半世纪的8卷工艺书稿《废艺斋集稿》,包括制作风筝及刻印之法,确为曹雪芹所作。
黄一农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取得哥伦比大学天文学博士,当了几年无线电天文学家,转行栽入科技史研究,不到20年时间获得“中研院”院士桂冠,更成为红学权威。
红学家吴恩裕1973年发表文章,指《废艺斋集稿》作者自序落款“芹圃曹沾”,应为曹雪芹佚着,引起红学界重视,不过原稿早已佚失,正反意见争议不休,始终未有定论。
这套工艺书最早“出土”于1943年日军占领的北平。
如今已百岁的孔祥泽当时在北平的北华美专求学,他的日籍老师是风筝爱好者,听闻日本骨董商人金田氏在北平收进一套8卷本手抄书稿中,有一卷专讲中国风筝制作工艺,便派孔去摹抄文稿。
但金田氏不允许他人拍照记录,且只同意出借一个月,条件是抄摹者必须每日按第八卷所述食谱烹调菜肴供他享用。
孔祥泽师生只得用薄纸覆盖在文稿上勾描抄录,且因时间有限,主要放在抄录风筝这一册。但最后也只摹抄了26天,金田氏便收回书稿并寄往日本,从此下落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