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研究日本的著名作品《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还是研究中国的巨著《邓小平时代》,傅高义都得出了不同于人云亦云、经得以时间检验的“创新性结论”,让美国社会得以重新认识日本和中国这些“不如自己的亚洲国家”。傅高义能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迷雾最终抵达“高见”,在于:一是做研究敢于另辟蹊径,破除常规研究的经验主义迷信,选择了一条集纳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视角的柔和路径;二是打破对研究对象的刻板偏见,将研究建立在平视、融入的起点上,坚持田野调查和搜集一手资料。
这些深入剖析“他者”现代化路径、认可“他者”优点的著作,不难窥见傅高义期许美国“反观自省”的用心。美国社会如果能更“懂”他,不难读出其学术研究之外的价值观: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不是普遍真理;“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同的国家、制度、文明互鉴互荣、共享共治,才是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奥义所在。这对于当下大国相处之道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义”,本着“很高的道德标准”,坚持求真。
傅高义早年在推动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美中关系跌入低谷,他在关键时点坚持传播符合大势、利好世界的观点。2019年7月,在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美中脱钩论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傅高义联合百名专家学者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题为《与中国为敌适得其反》的公开信,指出“如果美国迫使其盟友将中国视为经济和政治敌人,它将削弱与这些盟友的关系,最终可能会孤立自己,而不是中国”。今年4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美科学界感叹“讲真话好难”的高压环境下,包括傅高义在内的近百名美国前高官和专家学者发表题为《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的声明,呼吁美国与中国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一些人提出的‘对华接触失败论’不符合事实”“美中应实事求是,寻合作空间”“美国应该承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公平地对待中国”……傅高义在不同场合就美中关系的理性、建设性发声,对冲了美国政界、舆论界弥漫的对抗论调,为美中关系滑入危险境地提供了缓冲,也给美国华人带来慰藉与期盼。
“中国先生”傅高义已经远去,但美国各界依然不乏推崇理性务实、致力于推动两国良性互动的“中国通”,这些有别于脱钩论调的声音值得美中社会加倍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