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科室的负责人依次在全旅交班会上作检讨
滇北高原驻训场的丛林深处,一座座野战帐篷按战术配置连片布局,其中最大的一座,便是该旅党委机关联合办公所在地。但走进帐篷却发现野战桌椅前席次井然,只是不少席位上没有人。
“帐篷内外就像有一扇旋转门,战位实施隔天轮换,大家轮流出门参训、进门办公。”该旅作训科科长王干理介绍,此次野战机关创造性地推行训练双轨制,要求机关跟训指导部队与自身训练的时间等比例分配。这意味着,所属人员与装甲、步兵、侦察、炮兵等兵种分队一样,同为一个标准的训练单位,同样要参加各种技战术训练和专业基础训练,并且一人不少、一项不漏。
在该旅轻步二连士官长许建国看来,旅党委机关在训练筹划和监察上下的工夫同样可圈可点。他们瞄准作战任务定训练课题,一体兼顾起指挥员素养、分队协同、作战流程等多个层面。
作为必要策应,他们还成立了由作战训练、人力资源、纪检监察等部门和基层营连官兵代表构成的训风巡视分队,分头将每天跟训督导情况形成书面报告,进行量化计分、讲评通报。
监督考评大大助推了该旅野战驻训训练计划和训风整改的高效执行。开训第三周,该旅党委机关因连续通宵推演实爆训练方案,导致野战参训比例锐减,监察评分垫底。最终,几个科室的负责人依次在全旅交班会上作了检讨。这种处理方式虽让机关“丢了面子”,但却取得了阵前立威的效果,为整个训练场带来了新标准、新劲头。
“训练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着战场胜负。”该旅适度延长了基础训练时间,从一招一式、一步一动中严抠训练质量,坚持把该拉的实兵拉全、该带的实装带足、该打的实弹打够。
鲜明的实战导向让该旅一营营长张国庆压力不小。按照该旅党委机关定下的备战基调,临战状态贯穿全程,全营每半个月要组织一次跨昼夜战备演练,训练内容涵盖紧急集合、摩托化机动与徒步行军、侦察、口令传递、占领阵地、展开进攻部署、特情处置等数十个课目,每次战备演练还都有兄弟营队充当蓝军。
“营连排三级指挥员和整个装甲分队都被逼到了临界点,但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提高了战斗力。”张国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