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脱贫攻坚要用好资源禀赋
http://www.CRNTT.com   2019-02-25 08:56:06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近些年,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不仅得益于各方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农村产业加快发展,得益于农村市场化不断推进。从有关调研情况来看,贫困或者欠发达地区,往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相对缺乏。因此,能否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产业,通过产业化,把利用效率低的资源禀赋向利用效率高的方向转化,这对于贫困地区来说非常重要。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文章称,在一个典型火山岩地貌地区调研中了解到,火山岩地区很难发展传统农业种植,农民过去主要收入之一就是把火山岩切割成建材出售。这既无法实现持续发展,又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个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是相对滞后的。经过探索,当地群众发现火山岩适合种植药用价值极高的金钗石斛。为此,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农民开始在随处可见的火山岩上种植石斛,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石斛种植。农户可以用耕地、林地、荒地入股,也可以用现金入股,使得农民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既是投资方,又是劳动力,同时还是受益者和监督者。通过带动生产、安排就业、入股分红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由此,过去低价值的火山岩开始转变成能够种植更高价值石斛的生产资料,从而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当地组建了8个合作社,建了120多亩种苗基地,320亩种植基地,亩产300公斤,农户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很多农民不仅在自家山地上种,而且把菜地和庭院都改造成适宜石斛种植的场所。而且,当地还逐步引入新技术,利用大数据管理种植。比如,一些农民开始采用芯片控制的精准滴灌技术,对石斛滴灌实行自动化管理。

  文章表示,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都在于产业发展。中国绝大部分农村都有独特资源,挑战在于,这些独特资源无法产业化,无法进入到市场中。为此,需要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市场效益,由此形成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制度。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