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拥有中华文化 发展台湾文创产业
http://www.CRNTT.com   2009-10-17 00:51:53


   
  (一)大陆

  2008年的北京奥运展现了大陆充满崭新动能的新形象。拥有博大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统,大陆在现代化与创新的潮流趋势下,前卫建筑的林立与政府的积极推动,让大陆的文创产业之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此外,大陆各城市,更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为该区域的重要策略与未来远景,在可预期的资金、资源与人力的投入与政府强势推动文创产业的决心下,大陆未来文创产业之发展,各界更将拭目以待。

  北京政府,近年来对文创产业之推动有相当丰富的成果,著名的北京798艺术特区,其除了是近两百家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策展人办公室及咖啡馆、酒馆等的集聚地外,也有许多国际旅游刊物将该区列为北京三大旅游胜地之一,可以说是与故宫、长城齐名的著名景点。此外,在其文化部的主导下,更于2003年开始积极提振文化产业,陆续打造多个艺术村、文化产业特区与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更让许多地区的文化产值达到千亿人民币以上。以上海与杭州、苏州一带为例,除了与高科技园区结合成立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与上海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外,更包括超过十个的数位娱乐、动画、漫画相关的园区。

  北京快速成长的文化产业,更可以从惊人的“量”,瞭解到官方想展现的雄心壮志。尽管不少产业市场仍待开拓,而大陆民众的消费习惯也待养成,而“中央政府”的介入程度过深,也有其危险性。但北京当局的文化产业已出现明显的市场产销、经营、运作系统。

  (二)日本

  日本的文创产业,以动漫产业为主力,素有动漫王国之称,为全球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大前研一就曾在《质问力》一书中提到:“动漫与电玩,是日本的强项,虽然大陆与韩国都想急起直追,但始终超越不了。”不过,日本的文创产业,尤其是动漫与电玩,以民间力量为主,大企业的支持是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在日本,广义的动漫产业在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相关产值已占日本GDP10%以上。

  1995年,日本发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报告,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2001年,更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日本创意产业的主要推动机构,分别为文化部与经济贸易产业部,各针对文化与产业面进行政策上的推动。而成功运用的产官学合作模式,透过政府提供法律和政策面的支持与保障,学术和研究单位负责信息支援以及大型企业和市场客户的大力支持,让日本文创产业发展得到非常显着的成果并且带来丰富的利益。当然,也同时展现了日本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更成为他国在文创产业上很好的启示与借鉴。

  (三)韩国

  韩国经过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了解重工业经济并无法足够支撑一国的经济发展。因此,1990年代后期,政府陆续推动文化产业之相关法案与发展,通过《文化产业促进基本法》并分别建立文化产业委员会与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学院(KOCCA)。前者为官方单位,负责推广与监督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学院。后者则为半官方半民间的机构,隶属于文化观光部的文化产业局,为实际推动文化产业的执行单位。

  韩国推动该产业之发展,以强势主导的方式投入多数国家资源,并且强调与大型企业的支援。此外,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搭配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与政府积极发挥协助之功能与社会基础条件之配合,以及信息建设的完善,更加速推动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更是韩国政府最重视的方向。而为了提升该产业的优势与回应外来之竞争优势,除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策略进行整合外,加强创意内容之研发,推动产业革新,超越国际企画、制作及物流水准,才能真正确保韩国文创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韩国文创产业,则是凭藉韩国影视的输出在亚洲地区获得很大的成功,以《大长今》的制作单位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为例,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单单在全球60余国播出的《大长今》剧集,周边经济效益早就超过了新台币900亿(一出电视剧约等于750万台EeePC创造的产值)。韩国文创产业的成功,不仅让韩国摆脱陷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逐渐达成“世界5大文创产业强国”的目标外,更透过“文化外交”,扩大全球对韩国文化的能见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