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陈肇敏放风 两岸军事互信却步?
http://www.CRNTT.com   2009-03-17 00:20:58


 
  陈肇敏一直是重视推动两岸军事互信关系发展的,态度本来很积极,思考也很进步。本评论员在以前的社评中高度肯定陈肇敏的处理问题的思路。

  如在2008年6月5日,陈肇敏表示,“国防部”已订出政策草案,拟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陈肇敏表示,关于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已订出政策纲领草案,初期希望公布“国防报告书”,预先公告演习活动,保证不率先攻击,并遵守核武 “五不政策”,同时主动公布海峡行动准则,军事互信机制将分近、中、远端三阶段进行;近程上,推动非官方接触,优先解决事务性议题;中程上,推动“官方”接触,降低敌意,防止军事误判;远程则是确保两岸永久和平。 

  陈肇敏上任后宣示的防务政策理念,与民进党主政时有明显转变,军事战略从“攻势吓阻”调整回“守势防御”,备战从“武器决定论”转向“人员决定论”,并为建立两岸互信机制做积极准备。陈肇敏在对“立法院”所作的首度业务报告中指出,“国防部”将修订“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草案,并协商“和平协定”,让台海成为和平、繁荣的区域。台军方也在报告书中正式宣告,台军的战略将转为“守势”。即台军将构建“固若磐石”的“国防力量”,以守势战略为指导,达成“台海无战事、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陈肇敏的上述思路,是符合马英九改善两岸关系的竞选政见与政治承诺的,极大地改善了两岸军事严重对峙的状态,台湾海峡呈现了和平海峡的初貌。陈肇敏对此当然有功。

  与此同时,大陆的军方已在积极作准备,寻找两军接触的机会和方式,所以一直都在放出求和平的回应声音。两岸军方的对峙的强硬调子降下来后,予以两岸人民很大的期望。

  但是,言犹在耳,陈肇敏今次却一反过去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突然高调宣布不可能的三要素,事出蹊跷,背景很不寻常。在于:

  第一,正值中美军事发生摩擦之时。近日,美海军监测船“无瑕号”违背有关国际法和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情报收集活动,引发中美关系的紧张。美国军方通过这一事件正在表达其将继续以武力来围堵中国的决心。陈肇敏在此时对两岸军事关系泼冷水,很有呼应的意思,是不是意欲表明台湾军方决心站在美国军方立场,保持一致?

  第二,正值马政府强烈表述反对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之时。日前,“总统府”、“陆委会”都罕见地发表声明和讲话,希望大陆废止“不合时宜”的反分裂国家法,撤除对台飞弹部署。陈肇敏的有关讲话,大概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吧?总的意图是要对大陆增强压力吗?

  第三,正值台湾重新制定军事策略之时。马英九任内第一本“国防总检讨”昨天出刊,台湾“国防部”撰写4年期“国防总检讨”,抛出几乎是天文数字军事采购清单,空军购买空中加油机,配合战机攻击大陆内陆。就在台湾各界质疑马政府沿袭扁政府时期挑衅大陆的军事策略的时候,陈肇敏却如此高调地宣称两岸军事关系将继续僵持下去,这是否马英九要改变原定的和睦两岸的军事政策?

  当然,陈肇敏也没有把话说死,他说:现在并非两岸军事交流最好时机,因为互信机制走出去就没有回头路,加上牵涉台湾安全,必须很慎重,要台湾安全先确保后,再一步一步走,台湾“国防部”将先做好份内的人员训练工作。

  于是我们可以判断出,当前马政府对两岸军事互信关系的新对策有可能是:一,目前不宜推动,需要冷冻起来。二,何时可以推动,需要审势度势,不好说。三,但是不能完全封口,要留一些余地。四,责任必须推给大陆,让大陆知难而退,不要逼得太紧。

  如果上述猜测不会太离谱的话,我们就要判断根本的原因何在了。台湾的联合晚报日前一篇特稿文章说,台湾军方没有在两岸新的政治和解情势下,对于台湾应有的防卫战略展开新思考,仍将扁政府时代,许多不切实际的军事思考与缺乏财政纪律的军事采购,当成是克敌制胜的指导方针,处处强调大陆的军事力量,却绝口不提台独主张造成两岸关系紧张,政治手段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首要手段,想要凭藉军事对抗,争取外援,台湾仍将付出惨痛代价。这样的分析,难道没有点出问题症结所在吗?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最大的压力仍然是来自美国。一,美国不愿意看到两岸军事关系太密切、升温太快。二,马政府正在努力推动台美军事关系升级,要建“台美双方准同盟军事关系”,如两岸军事关系发展较快,就会发生冲击,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的。

  由此看来,两岸互信包括军事互信关系的构建,在美国势力的干预下,马英九的决心很难下,前路坎坷!这真的十分遗憾。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