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赵磊:以国际合作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20-04-20 00:17:29


 

  1830年至1847年间,肆虐欧洲的霍乱迫使欧洲国家意识到,为了保护其领土免遭侵袭,缓解由隔离措施给贸易带来的重负,他们需要开展传染病外交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区域性合作。由此导致19世纪中期开始,流行疾病控制领域高频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是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推动国际合作的起点。1851年7月,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在巴黎召开,揭开了现代意义上国际合作防疫行动的序幕。1851年至1900年间,共召开了10次国际卫生大会,12个欧洲国家讨论了控制区域内疾病流行的议题。

  但当时的国际合作显然是有局限性的,突出表现在各大洲基本是“各扫门前雪”,只关注与己有关的问题。例如,欧洲人始终将黄热病视为美洲的问题,不愿意将其列入讨论议题。由此,19世纪80年代,部分南美洲国家签署了首批在美洲范围内生效的国际卫生公共条约。除了大量来自欧洲移民所携带的霍乱和鼠疫外,公约还涵盖了美洲的一些地方病,如黄热病。1902年,12个国家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美洲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促成了泛美卫生局(现泛美卫生组织)的诞生。1907年12月,欧洲建立了“国际公共卫生办事处”,总部设在巴黎。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关注公共卫生安全往往与自身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尽管现代公共卫生经常被定性为一种人道主义行动,但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却长期将其与国际贸易的需要联系起来。美国和欧洲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争夺各自在国际公共卫生机制中的主导性和话语权。

  二战结束以后,开启了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合作。冷战结束之后,尽管预防、控制或治疗传染病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但是传染病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某些疾病仍在发展中国家肆虐,但是发展中国家发现和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有限。第二,人类与动物间物种屏障被打破,微生物从动物宿主迁移到人类宿主,导致的疾病暴发均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因此,21世纪必须强调采取国际合作的路径来防控传染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