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新冠疫情加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者:陈须隆(北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新冠疫情充分暴露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用,加剧了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资本利益与人民利益、强权利益与平权利益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对全球化的反思与调整。一个积极的趋向是,对发展过快过猛和失衡的全球化进行纠偏,以实现新的利益平衡。一个消极趋向是,出于“选举政治”和大国战略竞争的考虑,反全球化力量乘“疫”兴风作浪,违背经济规律,变本加厉地推行经济问题安全化、政治化和战略化,加快开历史倒车,人为地扭曲和阻碍经济全球化。
目前仍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是继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生在21世纪的第三次全球性危机。全球抗疫战堪称第一次非传统安全世界大战,有人甚至称其为“第三次世界大战”①。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极大地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其所诱发的政治病毒和舆论瘟疫,则极大地危害全球政治环境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新冠病毒与政治病毒相互交织,新冠疫情与舆论瘟疫相互激荡,强烈地冲击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成为国际格局与秩序演变的“催化剂”,加剧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新冠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新冠疫情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退潮。在新冠疫情之前,受民粹主义、保守民族主义的不断冲击,伴随着大国战略竞争的加剧,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和战略化趋势明显,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力量增大,致使冷战结束后形成的“超级全球化”退潮。新冠疫情充分暴露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用,加剧了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资本利益与人民利益、强权利益与平权利益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对全球化的反思与调整。一个积极的趋向是,对发展过快过猛和失衡的全球化进行纠偏,以实现新的利益平衡。一个消极趋向是,出于“选举政治”和大国战略竞争的考虑,反全球化力量乘“疫”兴风作浪,违背经济规律,变本加厉地推行经济问题安全化、政治化和战略化,加快开历史倒车,人为地扭曲和阻碍经济全球化。有鉴于此,乐观者认为,新冠疫情虽然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短暂冲击,但不会阻挡其滚滚向前的发展大势。悲观者则认为,新冠疫情可能是压倒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可从新冠疫情对经济全球化主要作用力的影响,来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前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作用力可大致分为四种:一是资本的力量,主要表现为跨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获取巨大利润;二是科技的力量,主要表现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愈发将整个世界更加紧密、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便于经济活动向全球拓展并形成各种链条和网络;三是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政府制定政策目标并对跨国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国家安全与相对收益等算计起到很大作用;四是思想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全球化形成深刻、系统和具有前瞻性的哲学与文化认识,发挥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
新冠疫情对上述四种作用力均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它直接重创了资本的力量。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给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各国因防疫而“闭关锁国”,导致全球性“大封锁”,造成世所罕见的经济大衰退。企业的破产潮、退单潮和断链潮等对资本的力量直接造成杀伤。这就削弱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资本力量,使得经济全球化短期内有所失能。但从长期看,资本全球逐利的雄心不减,仍将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强大推手。而且,新冠疫情会迫使某些跨国企业化“危”为“机”,加快改革与创新,实行华丽转身,捕捉新的商机,开启新的赢利模式。从资本的作用力来看,虽然我们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近忧,但大可不必过于悲观。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方仍要妥善处理资本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矛盾。
其次,新冠疫情凸显科技的力量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在流行病学调查、生活生产保障、常态化防控中,科技战“疫”已显神威。最终彻底战胜疫情还是要靠科技力量。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科学与技术并未因疫情而失能失势,反而凸显其重要性。尤其是,面对政治病毒肆虐和“谣言疫情”作恶,科学的态度与声音尤显重要,科学家的作用更加不可或缺。而“数字革命”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使全球性互联互通更加畅快,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与手段。可以断言,信息技术革命和随之而起的互联网仍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而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实境、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助力。从科技的作用力来看,我们有理由对经济全球化的前景抱有信心。未来,我们应该更好地藉助科技力量,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健康、公正、包容和普惠的方向发展。
再次,反全球化和推动全球化的国家力量并存并相互博弈。美欧一些政府,深受民粹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影响,加上进行大国战略博弈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图谋,乘“疫”推动去全球化,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以安全名义缩短或转移产业链,企图引诱和迫使制造业回归、企业回迁。毋庸讳言,这样的去全球化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是要去中国化,其心可诛。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上升力量,纵使新冠疫情带来重重障碍和困难,也不会动摇其积极参与全球化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积极拥抱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措施不会因“疫”而变,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从国家作用力来看,反全球化的力量不可谓不强大且藉“疫”增势,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量也不可低估,两种力量的较量交锋在“后疫情时代”值得关注。
最后,关于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的思潮涌动并发挥作用。那些迎合民粹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的声音固然因“疫”放大,但理性的声音、进步的声音,反映的是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揭示的市场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科技进步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终究会产生更大影响。支持、修正、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思想仍将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交出出色的战“疫”答卷,经济发展形势全球最好,今年全年仍能保持正增长。可以断言,全球经济的重心将继续向东转移,东亚、东南亚、南亚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继续提升。其二,美欧等国家缩短产业链和供应链,出于大国战略博弈考量进行重新布局,将改写全球和地区经济格局,并将产生重要的地缘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三,新冠疫情很可能加剧全球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数字鸿沟和发展鸿沟,这将影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其四,因新冠疫情对不同经济体带来不同创伤,将加快各经济体升降和分化组合,并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新冠疫情对各经济体的影响,仍需密切关注。
二、新冠疫情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
新冠疫情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格局的“东升西降”。相对于中韩东盟等东方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对欧美等西方国家造成更大创伤,将使得全球经济与战略的重心进一步东移。
新冠疫情加剧了西方大裂变。因民粹主义、保守民族主义、霸权主义和极端主义作祟,国家格局演变中发生了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加大、英国脱欧、美欧诸国各自内斗加剧等现象,可统称为西方大裂变。这重创了战后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地位,必然地导致了西方人眼中的“失序”。西方中心地位的动摇以及由此引发的西方不甘,成为世界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重要来源。伴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必然地开启了“后西方”时代,这点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并承认了。②时至今日,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大流行,欧美先后成为“震中”,不仅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严重后果,而且激化了西方内部的矛盾与斗争,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大裂变。
三是新冠疫情加剧了美国争夺影响力的“新式竞争”。非常可悲的是,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面前,美国不但未发挥其全球影响力,反而把“美国优先”变成了“大选优先”,在继续内斗的同时,加大国际政治操弄,悍然制造种种政治病毒,把中国作为推责、诿过和“甩锅”的对象,进一步破坏了中美关系。新冠疫情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全面打压中国的影响力的极端态度,在使中国人更加清醒的同时,也增添了世人的担忧。肯定无疑的是,美国在人类面临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前逃避应有的领导责任,是不得人心的,也绝非吉兆;美国的霸凌主义必然会遭到各方乃至全世界的反对。
四是新冠疫情加剧了各国的安全自保和战略自主意识。有些国家从新冠疫情中得到教训,认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不能完全依赖外国,应确保医疗物资等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和便利。欧盟贸易专员霍根(Phil Hogan)在4月中旬的一次讲话中说,需要讨论“战略自主的含义”,包括建设“坚固的供应链,基于多样化,而且要承认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我们不能在本地生产所有的东西”。
五是新冠疫情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新冠疫情不仅大规模剥夺了人的健康安全与生命,而且重创各国经济,推高金融与债务风险,造成大量失业,加剧贫困,使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面前更加捉襟见肘。同时,它诱发邪恶的政治病毒,恶化国际关系,破坏国际合作,助长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黑天鹅”、“灰犀牛”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所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当增强忧患意识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
三、新冠疫情对中国外交格局的影响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③中国因为成功抗疫并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任何蓄意抹黑和恶意“甩锅”也阻挡不了的。这样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显然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冠疫情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理念的真理性和时代性,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证明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战略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这将增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信心和行动力。通过合作战“疫”,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路径的同时,也将使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赢得更多志同道合者和更加坚定的同盟军。
新冠疫情凸显了公共卫生安全乃至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在大国战略竞争推动传统安全回归并走强的背景下,给世人送上一剂十分苦涩的清醒良药。它也再次说明,身子在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20世纪冷战时代是多么不合时宜、多么贻害无穷!新冠疫情“搅得周天寒彻”,使得非传统安全“完美逆袭”传统安全,④对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宜以切实推进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构建卫生健康伙伴关系来进一步丰富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在全球安全治理和地区安全格局重塑中,更加重视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人的安全、卫生安全共同体构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在理念更新、议程设置、机制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新冠疫情彰显了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在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疫的同时,应该与各方加大推动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的力度,落实到政策规划和行动计画上来,并可纳入下一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议程。
新冠疫情放大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危害性。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守成大国”不仅未担负起合作战“疫”的领导责任,反而大肆制造和散播政治病毒,疯狂“甩锅”,助疫为虐,更加凸显了全球治理的困境和“新兴大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建设的必要性,更加显示了地区治理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更加呼唤科学家、医学家和专业领域人士在全球治理中发出科学、理性的声音。这些都为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外交要树立“以大聚变应对大裂变”的战略思维。新冠疫情不仅加剧了西方大裂变,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等的裂变。中国应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不懈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稳妥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继续增强本国凝聚力的同时,通过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巩固与拓展新兴合作机制、携手发展中国家打造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弘扬多边主义并加强多边合作等,不断扩大“朋友圈”,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引领团结、合作、互联互通的大聚变,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注释:
①牛弹琴:“换个角度看,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https://news.sina.com.cn/w/2020-03-16/doc-iimxyqwa0748120.shtml。上网时间:2020年5月8日。
②柳丝:“‘后西方’一次为何走红”,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216/c1002-29086561.html。上网时间:2020年5月10日。
③“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第1版。
④陈向阳:“把脉新冠疫情六大国际战略影响”,《大众日报》,2020年5月4日,第4版。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6月号,总第27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