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说,国民党本来的布局,是由党主席吴敦义亲自出马,赴陆出席海峡论坛,并就此创造机会实现“习吴会”,以填补自二零零五年连战登陆后,历任国民党主席都登陆并与中共总书记会晤,就是吴敦义尚未援例的“空白”(马英九任国民党主席时,因具有“总统”身份不便访陆,但最终也能在后来未兼任党主席的情况下,以“台湾领导人”的身份,在新加坡与习近平会晤)。尤其是吴敦义当选国民党主席时,国共两党的互动不如此前热络,吴敦义就更有必要登陆并籍此实现“习吴会”,以补强自己的党内权威,并证明自己也同样具有推动国共两党党际交流的能力和实力。
因此,尽管吴敦义本人也曾一度对赴陆出席海峡论坛的成果,因北京单方面宣布三十一项惠台措施,将其自己计划在海峡论坛提出的几项惠台诉求“比下去”,而声称“空手而归不如不去”,曾经泛起“放弃”的念头。但在两相权衡之下,感到此举弊大于利,而重新兴起亲赴大陆出席海峡论坛的强烈意愿,并通过特定渠道向媒体放风,将在四月底向“总统府”递表申请,还信心满满地表示获得批准的机率很高。但此后却没有如期提出申请,而是改派曾永权和林中森“代打”。这既有可能是他知难而退,从此后的大环境及蔡政府的态度中,推测“总统府”将拒绝他的申请,也可能是从派出周继祥多次到北京接洽的过程中,得知大陆方面对他的某些负面观感,仍未能完全消除,即使是他为此而在中常会“加码”发言反“台独”“一种各表”言论,因而即使是“爆冷”获得“总统府”批准,也未必能收到他预期的效果,远不如此前的历任党主席,因而决定“剎车”,改派曾、林二人登陆。
其实,吴敦义此举大错矣。正因为是明知“总统府”不会批准,却刻意申请而被驳回,这才能酿造“悲情”效果,并利用媒体力量将之发酵扩大,一来可以激发国民党人和支持者的愤怒心情,将已经流失的国民党支持力量再次凝聚起来,二来也可以消弭党内部份人因他提出“一中各表”,及无所作为,被讥为“无主席”而滋生的不满情绪。甚至还可乘胜追击,刺激国民党人和支持者对蔡政府更强烈的不满情绪,以创造国民党在年底“九合一”选举中的利好因素。另外,在对岸方面,也可籍着对登陆的坚持及反抗蔡政府的行动,感动对岸,使得对他的观感有所改善。应当说,吴敦义是白白丢失了一个可以操弄及发挥的机会。由此看来,当初党内外对他的寄以厚望,是看错了,不但是能力有问题,而且政治智慧也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