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中评社 陈宁摄) |
中评社天津11月5日电(实习记者 陈宁)“美国外交传统与中美关系的走向”学术研讨会第三场小组发言围绕“美国外交与战略”主题展开,本场发言由刘子奎教授主持,陈奕平教授担任发言评议人。
济南大学李霞教授报告题目为“国家战略偏好演化与中美关系”。她以英美间国际权力和平转移的反常现象为切入点,追问是哪些因素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中起到作用,国家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和平崛起,主导国家如何才能接受其他国家的崛起。李霞通过一系列假设和模型推演,认为国家从进攻性战略偏好转向防御性战略偏好中,国家实力、地缘政治、对争霸战争的认知等等因素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她表示,这个模型推演同样适应于解释当下中美关系现状及其未来走向预测。
西南大学王勇副教授的发言围绕二战时期,美国为援助中国设立的战事生产局的史实展开。战时生产局是在美国协助下,在中国抗战最为艰困的40年代于重庆成立的战时生产事务的最高机关。王勇认为,中国战时生产局的成立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美经济交流合作的结晶。中国战时生产局保证生产的最大化,为中国的抗战胜利提供重要保障。王勇指出,从美国角度考虑,保证中国长期抗战有利于盟军的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从长远的政治来说,这也使得中国可能成为太平洋地区长久的盟友,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以中国方面而言,战时生产局保障战时支援,使得国民政府得以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济南大学刘凤环老师以20世纪美国的消费问题为研究对象,探求消费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 地位和影响。她指出,在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世界领袖”的过程中,美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其对外战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经济方面越来越深的全球主义使其与外部世界不可避免地在一起,美国在物质和文化消费方面的现代化使很多国家感受到第一波“美国化”的冲击。其次,二战之后,美国以胜利之势挑起冷战,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中,更是以美国人的消费来警示赫鲁晓夫,物质上的极大丰裕成为美国人在冷战中占据优势的最突出的特征。第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民权运动等挑战,美国开展一系列的改革,比如环保运动,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等等。最后,进入21世纪,美国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以美国消费为靶心,开始对美国的高消费模式进一步反思。
刘凤环表示,美国在物质繁荣基础上的现代消费文化成为其走向世界领导地位的有力推手,作为一种“软实力”,美国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为全世界的“美国化”提供助力。中国在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的今天也应思考如何使得消费成为改善国家形象的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