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吉利在台州的汽车总装车间。 |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很多人这样评价台州和台州的民营经济:“台州创业人,最初做的多是自己仅会的手艺活,赚了一点钱后,他们却坚持这样的‘手艺’,嘴上说着干不了别的‘大事’,实际上却一步步向上,面对数次金融危机,他们也会经历低谷,但最终凭借积累和品质,爬上了更高的点。”
钱江晚报报道,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台州企业、金融机构,深度解析台州民间所说的那组“反转密码”。
密码一:两代创业人的坚守
浙江奋飞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柳看起来有点五大三粗,说话和笑点总是来得直截了当,他的创业故事,带着浓浓的台州乡土味。
1981年,郑志柳以80元起家,开办了一个回收废料、加工后再出售的小作坊。几年后,他注册成立了浙江奋飞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郑志柳曾自嘲: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更别说怎么办好一个厂。虽然这么说,他却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道理:“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最主要的是踏实、肯干、勤奋、能吃苦。这些,都是伴随企业发展的。”
在郑志柳看来,越是困境,越是企业发展的机会。“即使企业有段时间不赚钱,但是,只要在这个行业坚持,就一定能得到回报。”郑志柳说,他不断加大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前些年,奋飞橡塑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改进。
坚持实业,遇到挫败就爬起来重新来过。在台州,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属于年轻人。
浙江利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幼章今年82岁,是台州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仍活跃于一线。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商吉利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他们生产的汽配产品,占到整车的二十分之一。
池幼章说,自己坚持实业,是一辈子要做的事。他在近日给一位老友的信中这样写:我如今尚在一线操劳着,绝非为了多挣几个钱,也绝非为了扬名显姓……我有所图,图的是创造业绩,感恩党……”这张信纸,是一张普通的A4纸,另一面还打过字。
密码二:从制造到智造的探索
坚守实业,发展什么样的实业?这是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