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建设好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19-09-24 07:48:42


中国特色劳动力市场发展要助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畅通就业渠道,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中评社北京9月24日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下“统包统配”、就业门路狭窄、就业形式单一、就业活力不足的格局,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管理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并成为主要手段,为激发劳动力这一最活跃生产要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的重要机制保障。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文章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就业问题,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劳动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指导思想,即在全国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简称“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打开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多种渠道就业大门,明确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企业用人主体地位,同时释放了青年劳动力的就业主观能动性,确立了青年劳动力的就业主体地位,劳动力市场开始发育。

  80年代以来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对城乡和企业劳动力存量进行改革。一条主线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到城市就业。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于是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过程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主体、外商和私营企业的用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另一条主线。在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招用工人、辞退违纪职工和待业(失业)保险四个方面的劳动管理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劳动者双方的用人和就业的主体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伴随加入WTO,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到90年代末,中国制定实施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方针,标志着明确了所有企业和劳动者的用人和就业主体地位,并成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市场就业新方针。

  党的十八大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不仅明确了市场就业机制,更是在肯定劳动者就业主体地位的同时,肯定劳动者作为创业者的用人主体地位,并将就业创业作为一个融合的主体,使劳动者既是就业主体,也是用人主体,创业促进就业进入一个新时代。到2018年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1亿户,其中企业3474.2万户。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2149.58万户,新增企业670万户,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83万户。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就业主体的地位。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用人单位实现了自主用人,劳动者实现了自主择业、就业和创业。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7万家,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2.28亿人次,就业总量持续稳步增长。

  文章分析,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将出现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服务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写入“就业优先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优先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列入宏观调控三大政策,并作为“优先发力”的宏观政策,中国特色劳动力市场发展首先要服务于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二是助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反映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对就业工作提出新要求,同时也顺应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劳动力市场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助力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助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畅通就业渠道,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从市场制度的角度查找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全体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使人人都有通过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不足之处。民营职业中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发布招聘信息、帮助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要公开透明,向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条件。

  四是形成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链和生态群建设,通过创造多样化需求带动就业,协同培养市场机制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促进就业。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增加就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