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科创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准星”
http://www.CRNTT.com   2019-11-12 08:30:55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从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满一周年了。一年来,科创板蹄疾步稳,高标准筹备,高起点开市,新模式运行,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新准星”。

  中国网发表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辑,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文章表示,科创板以“增量改革”的方式亮相,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战略性安排,可以排除原有市场改革的一些难以克服的阻力。舆论从猜测、等待、担心到大力支持,表明公众渴望大力度的、有针对性的改革。这也是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已形成的股市心理特征。

  文章介绍,科创板作为制度试验田,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得以落地,同时在发行审核、承销、机构跟投、交易、融资融券、信息披露、持续监管、并购重组、退市等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使市场参与者更多地感受到“制度的保障”和“市场的力量”,激发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发挥了引导积极预期的作用。

  截至11月4日,共176家企业提交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78家已提交证监会注册,60家已注册生效。截至11月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0家。其中有不少企业是细分领域的领军者。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40家科创板公司收入、利润整体实现双增长: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91.1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净利润85.81亿元,同比增长40%。研发投入上,40家科创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这个开局是不错的。

  科创板注册制既严格又包容,其核心是强化信息披露主体责任、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上市企业必须充分、及时、全面地披露经营信息,让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做出投资决策。从科创板审核情况来看,中介机构、科创板上市委、企业和公众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制约、共筑诚信的良好氛围。

  文章指出,在科创板稳步运行和稳步壮大规模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发行审核总的调子是“谨慎”。从陆续披露的上市委问询和拟上市公司答问,以及科创板公司披露的近300份临时公告来看,上市审核程序十分严格,持续监管也很严格。

  这些做法和成效值得肯定,但如果给人以注册制比核准制审核更严、更细的感觉,则也需要引起注意。上交所上市委也应在公布相关审核信息时,进一步释放“强化规矩”的信号,消除公众对交易所实行实质性审核的误解。

  注册制的灵魂是信息披露,通过严格审核拟上市企业,确保将真实的上市公司呈现给投资者。加强对企业的审核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科创企业定位、是否满足上市条件以及是否真实披露信息,而不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及经营发展趋势作出实质性判断。目前出现的终止审核情形和不予注册情形,主要是严格执行“审核规矩”,而不是从严“选拔企业”。

  由于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还比较少,规模不够大,部分公司的估值存在一定虚高成分。稳步扩大科创板规模,尽快推动大块头科创企业上市,是完善科创板估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大胆放行可能“失败”的科创企业上市,也是目前亟待突破的环节。因为,只有市场的承载能力强、容错机制强,这个市场才算是成熟的和成功的。

  文章称,很多人希望科创板“没有缺点地运行”,但这是做不到的。与其他板块一样,科创板是一个多种主体参与博弈的市场,也会有各种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的问题出现。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护市场秩序,发现违法违规就依法惩处。科创板引领的是制度市场化、信息公开化,让投资者、筹资者、中介机构等遵守规矩、恪守诚信,在此基础上充分竞争,各显神通,优胜劣汰。相关机构应进一步释放“严格执法”和“该由市场决定的尽量让市场决定”的信号,把对企业的选择权充分交给投资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