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人看到安居希望
“明日大屿”是一项关乎全港700万人和下一代长远福祉的重大安排,在社会上引发一些争议是正常的。大家应该一起来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
有人说香港有那么多的棕地农地为何不开发,而一定要大兴土木填海?诚然,香港有相当数量的棕地农地,应该发展。不过,发展棕地农地难度不小,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现有可以开发的棕地农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港人的安居问题。
香港现在的人均居住面积仅170平方呎,远较新加坡的270平方呎为低。据测算,将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积由170平方呎提升至接近新加坡270平方呎的水平,至少需要9,000公顷土地,面积约等于3个沙田新市镇。资料显示,私人发展商共拥有不少于1,000公顷新界农地,新界约有1,300公顷的土地可视为棕地。即使全部发展这些土地,仍然不够全面解决港人的安居问题。至于还有一些私人农地,情况比较复杂,并非可以随意作整体发展。
“明日大屿”分阶段建造总面积达1,700公顷的人工岛,工程完成后预计可容纳110万人,勾画出一个跨越30年的土地愿景,让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还有人说,“明日大屿”是“烧晒储备”、“倒钱落海”。事实上,整项填海工程分阶段进行,即使填海项目成本达数千亿元,也是分十多年支付,每年不过数百亿,现在本港每年的基建费已高达千亿元。再说,如果只看开支不看收入,不提本港寸金尺土,不讲填海可创造巨大土地价值,显然是不全面的。至于生态问题,由于科技进步,填海技术不断改进,已大大降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明日大屿”可以引进全球先进的填海技术,采取更严格的环评标准,足可回应当今世界的环保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