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该不该救民企?政策需要谨慎考量
http://www.CRNTT.com   2018-11-26 11:38:19


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1月26日电/近期,面对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的双重压力,大陆一些企业尤其是民企陷入经营困境。中央政府举措频出,以降费、减税、放宽市场准入等手段支持民企纾困。很多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为民企发“红包”,或通过资本市场注资,或协调金融机构放贷。但同时媒体也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民企也不能经不起风雨,永远活在政策温室里。

  美国《侨报》11月24日载文《该不该救民企?》,文章说,事实上,上述担忧幷非个别声音。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近期也表示,政府介入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办法,短期可以,长期作用有限;更有质疑者表示,很多民企陷入经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战略失误、盲目扩张,不能用纳税人的钱为贪婪者的错误兜底,这对那些经营有方的企业不公平。

  全面分析当下形势,政府出手和民间担忧都有道理。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关键时刻,内外压力同期而至,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此时,政府伸出援手救一把,稳经济、保就业,避免危机失控,这本无可厚非。即使在市场经济制度成熟的欧美,这种做法也是正常操作。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救急不救穷”,在中国人的哲学里,危机也常被拆分为危和机两个字。结合目前局势,经济发展遇波折,虽会造成暂时困难,但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是加速优胜劣汰、推动改革创新的动力。“救急”就是帮助企业治疗受到冲击而产生的“外伤”,对于企业长时间盲目经营积弊出的“内伤”,显然幷不属于政府“急救”范围,自有市场规律去调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