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印度考生备考累瞎眼睛 亲友爬墙帮忙作弊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11:48:33


 
  2017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印度首都圈公立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中近1/3无法正确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2/3的学生不能完成基本的英语交流。这一现实逼迫学生家长选择课外教育来弥补学生的课堂知识。阿迪娅对记者说,她们班几乎每个人都在上补习班,“不然跟不上进度,考试中不少题也只有在补习班才能讲到”。

  阿迪娅家境宽裕,按说没有必要“挤着进”印度大学,是她的父亲坚持要求她在印度式学业压力中长大,这样才能更有社会竞争力。在阿迪娅的同学中,有凌晨4时就从别的邦出发来上学的,因为“在他们家乡上学可能永远无法考上大学”。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印度社会无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但教育又为社会流动性带来希望,因此产生了这么多考场弊案。不少外媒如《华盛顿邮报》一样,将作弊现象与印度中下阶层的“出路”联系在一起,“印度学生为生存而作弊”“他们通过作弊打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不是作弊,而是一种出路”……类似评论非常多。法新社称,每年考试季的前后几个月,印度人的焦虑感都会“急剧”上升,因为考试得高分是他们获得体面工作或被大学录取的唯一途径。

  曾经常驻印度工作的任晓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印度贫困阶层、表列种姓(俗称“贱民”)、落后种姓群体来说,教育确实是为数不多能够实现阶层上升的途径,起码能在经济层面有所改变。如果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那么印度人从农村到城市依然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经济状况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大学毕业后找到不错的工作,能把家族都带到大城市里生活,那么这也算改变了社会阶层。相比之下,通过创业等其他途径“改变命运”十分困难,因为种姓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特定种姓从事特定职业。
  
  知识改变命运的“标准模板” 

  然而,与“改变命运”的渴望对应的是残酷的升学竞争与就业压力。英国《卫报》称,印度名校的录取率相当于牛津和剑桥大学录取率的1/10。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一般印度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平不足,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入职薪酬只有每月15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与在新德里开摩的司机的收入差不多。如此现实之下,考上印度理工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标准模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