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跨境参演,中国军人为何而来?抵近观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9-11 09:29:03


 
  楚戈尔训练场内土路多、坡度大,卷起的烟尘一度让后续车辆无法看清周围情况,装备维修处助理员王利军说:“这不仅对车辆装备是个考验,对已经连续驾驶7个小时的驾驶员更是考验。”

  俄军哨兵伊万记忆犹新:赤塔时间8月21日凌晨3点半,天刚蒙蒙亮,他发现对面不远处的草原上多出几顶中国帐篷。更让他没想到的是,3天后,住在这几顶帐篷里的中国军人,竟然构设出占地15000平方米的野战工事。

  伊万也许并不清楚,为了给后期到达的指挥机构争取时间,这些中国军人用3天时间,完成了平常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期间,他们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

  后来,在中俄两军指挥机构的例行磋商中,俄方人员多次对这种“中国标准”“中国速度”表示钦佩。

  9月3日,中俄实兵合练。飞驰的战车上,中方乘员精准协同,炮弹出膛,目标霎时开花,某合成旅所有参演坦克射击命中率均达到90%以上,俄军军官频频竖起大拇指。

  谈及此事,中方导演部一位指挥员感慨地说:“在外军官兵的眼里,在国际大舞台上,我们怎样,中国和中国军队就是怎样!”

  3200名官兵,是友谊传递者、和平捍卫者

  从某合成旅野营村往返训练场的路上,有一组固定的俄军哨兵。负责旅热食派送的该旅参谋朱龙刚发现,这组俄军哨兵吃的不是热食,而是单兵食品。从那以后,每次送饭路过这个哨位时,朱龙刚都会把装进饭盒的热食送给这组哨兵。俄军哨兵对中国军人的这一举动十分感动,每次中国车队经过,他们都一边敬礼一边投来友好的目光。

  一次实兵合练返回营地途中,中方一台步战车出现故障,几名战士正在抢修,眼看就要天黑了,正好2名俄军士兵路过这里,他们主动把随身携带的手电筒送给我方士兵,并用手比划着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折射的是两国、两军之间的友谊,诠释的是此次中国军人跨境参演的目的:传播友谊、携手捍卫和平。

  “真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了老朋友!”某工程防化旅舟桥连连长徐鹏很意外——在一次协同训练中,他碰到了在中俄军事交流中多次同台比武的对手、俄军少校彼得罗夫。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俩不用翻译,靠手势比划就指挥部队完成了潜渡、强渡、浮桥架设协同训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