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17:33:25


  中评社北京11月30日电/1978年,我国的铁路里程仅5.17万公里;到2017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5位高铁一线工作者畅谈了他们的感受和展望。

  “高铁发展让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一个‘快’字。原来福州到北京需要50多个小时,现在有了合福高铁,7个多小时就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机务段高铁司机、首席技师陈承仪说,“人们可以早晨在鼓浪屿的海浪声中起床,中午在福州品尝佛跳墙,晚上到武夷山喝杯热茶。”

  服务理念更优。“从纸质车票到电子车票,普通绿皮火车到‘复兴号’,人工检票到自助刷脸识别,中国铁路的发展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1979年出生,伴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南站客运车间业务指导张润秋说,随着服务方式和理念转变,越来越多旅客选择高铁出行。以京津城际为例,2008年日均运送旅客4.9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日均运送旅客8.2万人次。

  国际范儿更浓。来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赵红卫参与了“复兴号”动车组从研发到运营的全过程,她和团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列车的网络控制系统研制。“现在不仅我们‘走出去’,更多的是国外铁路同行‘走进来’。比如体验‘复兴号’,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我们非常乐于把高铁发展的经验与国外同行分享,共同促进整个世界铁路技术的发展。”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展示了一件能装下17种工具的淡蓝色特别工作服,动车机械师穿上它,便不再需要携带笨重的工具箱进行应急处置。“踏着夕阳来,迎着朝阳走。”董宏涛说,动车机械师好比动车“医生”,负责动车组所有车辆设备的运营安全,每晚人们进入梦乡、夜深人静的时候,动车检修库却是灯火通明、一片繁忙,“黑白颠倒”是这个群体的工作常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