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护航十年,见证中国海军转型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8-12-26 09:55:00


 
  “首批护航时,我们舰主机一个备件坏了,从国内转送过来差不多用了两个月。”海口舰技师王东说,“要是放现在,几天就行了。”

  10年来,护航装备保障建立了一体化保障力量体系,舰艇机电、航海、通信等系统装备研制方开设应急保障24小时“全球连线”,形成了编队伴随自主保障、远程维修技术支援和应急前出支援相结合的路子。

  2017年7月11日,中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主要用于中国军队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休整补给保障。

  据海军后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的建设使用将使现行的护航远海后勤保障,从以补给舰伴随保障为主、国外靠港补给为辅的方式,调整为以海外基地保障为主、国外其他港点和国内支援为补充的新模式,护航基地化保障条件越来越成熟。

  人才队伍历练成长

  第一次在亚丁湾发现疑似海盗小艇,首批护航的指挥舰武汉舰驾驶室内,各级指挥员严阵以待。护航常态化后的今天,组织指挥线条清晰,指挥人员大幅减少,险情处置高效有力。

  “有一次,我们正在体育锻炼,被护船队突然发现疑似海盗小艇,指挥所几个口令下去,不声不响就处置完了,还不影响大家锻炼身体。”海口舰舰长樊继功说。

  这种变化,折射出10年间护航官兵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最明显的是官兵国际化素养。执行过两次护航任务的衡阳舰舰长周智峰说,以前舰上英语值班部位需要专业翻译,现在年轻战士就能胜任翻译任务。

  护航10年,历经深蓝大洋“加钢淬火”的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30余名师职领导成长为将军;200余名舰长、政委历练了指挥能力,许多走上支队主官岗位;80多名舰载机长练硬了“翅膀”;500多名舰艇部门长、教导员当上了舰领导;百余名科技干部在护航一线收获了研究硕果;1000多名士官成为技术大拿,50%以上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护航10年,见证了一个人才方阵的历练成长。

  来源:新华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