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撤军叙利亚,意图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8-12-26 17:54:23


12月19日,美国白宫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12月19日,美国白宫宣布,鉴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大体取得胜利,美国政府已开始从叙利亚撤军。美国国务院所有官员及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撤离,约2000名在叙美军将在60至100天、或更短时间内撤离。消息一出,立即在国际社会引发热议。撤军并不意味着美国影响力的淡出,更不是既有利益的让渡,而是美国决策层审视利害得失,调试政策、重新整合关系,打造“离岸平衡”的结果。美国将继续对叙局势施加影响,其他各方在叙利亚的竞争和博弈也将更为激烈。

  突然撤军引发争论

  特朗普决定从叙利亚“抽身”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打算。特朗普一直秉持“美国优先”理念,对美国在海外大规模军事存在心存芥蒂,早在总统竞选期间就做出过从叙利亚撤军的表态。

  今年4月,特朗普曾表示,过去十余年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耗资巨大却“一无所获”,喊话要“带士兵回家”,但随后发生的疑似化武事件让他不得不按下“暂停键”。8月,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就撤军提出3项先决条件:彻底击溃“伊斯兰国”;培训叙利亚地方武装力量,使其能够维护安全;日内瓦和谈进程取得进展。9月,特朗普在其幕僚的劝说下批准了“叙利亚新战略”,将美国驻叙境内美军的停留期限无限延长,“直到从恐怖分子手中解救的地区局势稳定以及彻底消除‘伊斯兰国’死灰复燃的威胁”。直到本月6日,美军参联会主席邓福德还表示,美军要在叙利亚培训3.5万至4万人的武装力量,目前仅完成20%,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特朗普毫无征兆地改变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令各方始料未及。据白宫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是在参加完18日的白宫高层圆桌会议后宣布决定的,会议上大部分白宫幕僚和国防官员都表示撤军为时尚早。虽然目前“伊斯兰国”基本丧失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全部领地,控制面积不足其巅峰时期的2%,特朗普的撤军决定从逻辑上看似“顺理成章”,但单单用地理空间来衡量恐怖主义的生存状态并不合适。据估计,目前仍有1.4万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活跃在叙利亚境内,美国的既定目标远没有实现。美国国内相当一部分政界和学界人士认为,放弃美国在叙利亚的长期军事存在是一个“重大错误”。鉴于此,白宫强调,撤军并不意味着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的终结,也不意味着打击行动的结束。

  背后动机耐人寻味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不顾政府、国会及军界的强烈反对和政治压力,坚决从叙利亚撤军,背后有着多重考量。自从“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以来,中东局势日趋复杂,教派斗争、恐怖主义、民主运动、外部介入相互交织,和平与冲突循环往复。对此,特朗普对叙利亚战略利益有着与传统建制派不同的认知,即鉴于中东的地缘政治特点,一味投入难以达成理想中的战略目标,不如从深度主导变为有限介入,再由有限介入变为幕后操作,通过“整体收缩”来削减投入,卸下“责任包袱”,达到“战略止损”的意图,从而捞取政治资本,服务国内政治需要,并调整对外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