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火箭军方阵里的一支“神秘劲旅”:导弹工程兵
http://www.CRNTT.com   2019-02-13 09:45:37


 
  4个多小时作业,电缆接好,章玉胜浑身湿透,握电工刀的手几天都伸不直。“既然上了战场,就难免有牺牲!”他回忆说。

  当年,大学生士兵罗琦怀着拳拳报国心,主动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来到工程部队。在西北某山区执行国防工程测绘任务时,正在一座表层岩石风化严重的山体上跑点的他,遭遇山体滑坡。脚下大面积松散的岩石向山下滑动,因山势陡峭,石块越滑越快,罗琦躲闪不及,重重地摔到100多米深的山沟中。

  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这名年仅23岁的战士光荣牺牲。当战友们从厚厚的乱石堆中把他刨出来时,他的怀里还紧紧抱着测绘仪。

  罗琦走了,他年轻而短暂的生命,永远融入了强军事业。新兵们在老兵故事的熏陶中成长,当他们成为老兵、骨干,也更加明白,关于导弹工程兵“枪在哪、战场在哪”的疑问,班长们所给出的“标准答案”的真正含义。

  据统计,50多年来,火箭军工程部队累计近4000名官兵因公伤残,512名官兵因公牺牲,318人被评为烈士。

  挺进无人区,鏖战戈壁滩,他们常年面临着恶劣环境的考验——

  斗志比大山高,脊梁比岩石硬

  行走在“地下龙宫”,记者虽戴着防护口罩,时间一长还是感到有些呼吸不畅。尽管工地采取了系列先进环保措施,但受许多特殊条件限制,空气质量依然难达正常标准。

  “相比土建掘进、被覆阶段的高噪音、高粉尘,安装作业条件已经相对不错了。”某工程旅副参谋长胡进告诉我们,地下工程施工本身就是高危行业,导弹工程兵经常奋战在无人区,面临的恶劣环境远不止这些。

  部队上百个施工点位,有的处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带,有的处在最低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的高寒区域,有的处在“一天有四季、风吹石头跑”的荒漠戈壁。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塌方、岩爆、瓦斯爆炸等险情无处不在。

  山再高,高不过官兵的斗志;石再硬,硬不过官兵的脊梁。

  不久前,被专家称为“地质结构博物馆”的某阵地工程,相继出现多处溶洞群,洞内曲折回环,石质破碎复杂,塌方频繁发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