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制无人智能武器亮相叙利亚
http://www.CRNTT.com   2019-12-27 15:09:38


俄“昆加斯”机器人。
 
  它也能担任炮击敌方时的“领航员”和“质检工”。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展开后,俄驻叙赫梅米姆基地和塔尔图斯基地都曾被恐怖分子偷袭。为打击恐怖分子,2018年1月,俄驻叙特种部队和“红土地-M2”新型制导炮弹部队实施精准炮击,消灭了恐怖分子的藏身基地及其无人机仓库。在实施突袭行动的过程中,俄驻叙无人机大队派出数架“海雕-10”无人机,首先对恐怖分子基地和无人机仓库实施不间断监视,确定其坐标位置,而后向指挥部传输目标数据,由指挥部向火炮集群发出打击指令。攻击开始后,“海雕-10”无人机作为“领航员”,在空中实施引导,确保制导炮弹命中目标。打击任务结束后,“海雕-10”无人机又变身“质检工”,完成对炮火毁伤效果的评估。

  战斗机器人——加速繁衍,成为能“自己动脑子”的作战新锐

  让机器人成为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在这一方面,俄军的行动比许多国家更快一步。

  2015年12月,在叙利亚拉塔基亚某山区发生的一场战斗,着实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让世人真切地感觉到:战斗机器人投入实战的“未来已来”。为支援叙政府军、夺取伊斯兰极端势力据守的“754.5高地”,俄军出动了6台“平台-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和4台“阿尔戈”轮式战斗机器人。

  “754.5高地”坡度大、易守难攻,此前叙政府军一直无法攻克。战斗打响后,操作员操控战斗机器人前出至武装分子据点100-120米处,使用机枪和反坦克导弹攻击目标,叙政府军步兵在其后的安全距离对武装分子进行“清扫”。对坚固火力点,则由战斗机器人和无人机传回画面,引导自行加榴炮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经过20分钟战斗,极端势力伤亡惨重,被迫放弃“754.5高地”,而叙政府军仅4名士兵受轻伤。

  战斗虽小,意义非凡。相比于传统地面攻坚战斗,此次战斗中,俄军所使用的战斗机器人客观上形成了“降维打击”之势,将“非对称”作战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更加坚定了俄罗斯发展不同类型战斗机器人的决心。

  与需要人来操控的“平台-M”相比, 俄罗斯目前已经研制出更智能化的战斗机器人。作为能“自己动脑子”的作战新锐,这类战斗机器人减少了人工干预,实现了相当程度上的自动控制,能遂行自动驾驶、加油、安保、掩护等多元任务。

  比如,俄最新公布的“大尉”排雷机器人装有音视频地形侦察系统,内含40倍光学变焦摄像头,能够在掩体、地窖、洞穴等复杂地形中进行智能观察与决策判断。它灵活的机械手可以在山地或车底探查潜在爆炸物,在地雷密布的场地内开辟通路,从而使己方人员免受地雷伤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