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重磅专访:李鹏谈厦大台研院40年
http://www.CRNTT.com   2020-07-09 00:08:20


台湾研究院大事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厦大台研院是最早开始进行两岸学术交流的研究机构之一,目前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进行对台交流?效果如何?

  李鹏:“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我们院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我们几代院领导和师生都积极投身参与到两岸学术交流中去。我们是最早与台湾开展学术交流的涉台研究学术机构之一。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冲破当局的禁令前来大陆,并到我们所采访,当时他们报道说我们所对“台湾历史了如指掌,现况认识不足”,这也是刺激孔立老师下决心要转型的因素之一。1988年1月,台湾民间学术团体“台湾史研究会”邀请陈孔立教授赴台参加“第一次台湾史学研讨会”,结果是人已至香港,被台湾方面禁止入境,只好大会代为宣读论文,此事被台湾媒体报道说“陈孔立文到人未到,台海学术首开交流”。1988年,台湾王晓波教授率领“大陆台湾史研究现况考察团”前来我所访问,这是两岸台湾研究学者在大陆举行的第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之后我们的对台交流一直没有断过,而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流特色。

  陈孔立教授提出对台交流要“将心比心”和“同情的理解”,这成为我们院在给每一位新进教师,每一位新来的同学进行入学教育时必须要提及的“至理名言”。正是因为有了“同情的理解”,才使得我们院绝大部分老师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两岸学术交流中,无论是在两岸关系困难时期,还是在两岸关系缓和时期,我们院师生的对台交流从未中断过。当前目前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与台湾方面直接的学术交流暂时中断,这是30多年来的第一次,是极其的特殊情况。疫情过后,只要两岸各方面的情况好转,我们的师生还是希望有机会能够尽早恢复赴台学术交流。

  我们与台湾的交流比较频繁,形式也比较多样。我们会邀请台湾的学者专家或者各方面知名人士来院里座谈、讲座、开会,疫情之前我们院老师每年在厦门接待的台湾朋友至少都有几百人次。除此之外,我们的老师也受邀赴台参访,参加研讨会,与台湾各界人士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每年也有几十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国深院长的任内,开两岸之先河,在台湾设立驻点研究室,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台湾做田野调查和蹲点研究提供便利和创造更好的条件。我记得那个时候还是陈水扁执政时期,当时两岸关系很紧张,我们的驻点研究室能够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双方都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后来经历马英九时期和现在的蔡英文时期,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为我们的师生更好更深更客观地了解台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作为涉台研究机构,我们老师有写学术论文的压力,我们同学有写毕业论文的压力,我们希望我们的师生能够到台湾,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写论文,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才会有深度,才会有创新。我们老师一年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我们一年有二三十位同学毕业,驻点研究对他们的论文写作真的有很大帮助。同时,他们在驻点过程中,对台湾会有更直接、更深入、更客观的了解,对两岸情感沟通,实现心灵契合也有很大帮助。

  中评社:厦大台研院以培养涉台专业人才为己任,目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情况如何?

  李鹏:我们厦大台研院与国内很多其他涉台研究机构的区别之一,就是涉台人才培养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我之前讲过我们的几个转型,其中一个就是从纯科研单位向科研教学并重型单位转型。作为高校中的机构,教书育人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个院系的基本职责,厦大台研院也不例外。我们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史研究方向硕士生的单位,1981年就开始招生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招生规模很小,招生专业也只有历史和经济,到2004年政治专业才开始招生,但后面我们的招生规模就实现跨越式增长,特别是有了协创中心以后,我们有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台湾研究等七个专业都可以招生博硕士生,现在每年招生40多人,在校博硕士生150多人,是导师人数的好几倍。加上现在国家对博硕士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对学术规范和研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学生还是导师,都不得不投入更大的精力到教学工作中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