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新疆军区某特战旅——夜间伞降淬利刃
4月下旬,大漠戈壁,夜间气温骤降。新疆军区某特战旅组织的一场夜间伞降训练,在戈壁深处紧张展开。
伴随着轰鸣声,战机迅速起飞。升至预定高度,尾门开启,离机信号灯不停闪烁。
“跳!”随着一声令下,特战队员弯腰、收腹,依次跃出机舱。铁翼飞旋,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
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保障,从跳出机舱的那一刻起,特战队员只能凭经验完成着陆前的所有操作和特情处置。
冷风扑面而来,中士莫传昊努力睁大眼睛,借助夜空微光一边观察开伞情况,一边根据耳畔的声音判断风向,完成开伞、顶风飞行、规避碰撞……
着陆场上,伞降工程师闫学泉手持夜视仪,仔细观察空中伞降分队。闫学泉告诉记者:“夜间光线暗,特战队员很难判明相对距离,必须把准风向、咬紧队形,着陆后才能快速集结,展开行动。”
梯队长马永全一边仔细观察四周,一边在心中默数秒数,判断着陆点……三点并紧、看准地形,猛拉操纵杆,马永全平稳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