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对农业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 |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作为总体上较为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经受住了一系列考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农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日益巩固。
经济日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文章表示,当前,中国进入了以制度型开放为重要特征、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着眼于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相继落地,相关效应将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农业自身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动态变化。未来,中国农业实际承受的挑战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积极应对挑战和压力,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对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对农业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
文章提出,第一,突出重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全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会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会逐步上升,我们需在保住重点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前瞻性、战略性调整。
要对农业生产品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是在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基本符合中国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需求结构。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价格信号对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调节上;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和边境保护政策对不同农产品影响的差异上。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还会持续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特色农产品、可贸易性低的鲜活农产品的总量和占比会继续上升。
要对农业生产区域结构进行调整。目前,全国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已经形成。由于各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同,受农产品进口冲击和农产品出口带动的程度不同,农业增长的区域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农业生产区域结构的这种深刻调整,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与政府的农业区域布局政策也有密切关系。未来,我们对农业生产区域结构的调整,应在遵循市场规律、顺应对外开放趋势的基础上,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降低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地区的畜牧和水产养殖强度,鼓励各地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第二,提质增效,重塑农业竞争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尽管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在快速提升,但仍赶不上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涨,导致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持续提高。无论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还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其国际竞争力都在逐步弱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找到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需进一步巩固和用好中国农业依然存在的低成本优势。瞄准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提高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重点通过发挥规模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做好基础设施投资等来摊薄生产成本。
需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以更严格的标准倒逼农业提高品质,加大力度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探索全产业链提高品质的路径;以特色产品拓展国内市场空间,打造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通过三产融合发展、生态效益补偿等途径把这些功能逐步释放出来,让农业在收获物质产品的同时收获多种功能的价值。
第三,确保多元、均衡、可控,扩大农产品进口。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面向未来,中国需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在提高国内农业生产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上,多元、均衡、可控地释放农产品进口需求。
“多元”,就是要促进进口来源地和进口渠道多元化,避免市场和渠道过于集中;“均衡”,就是要逐步地、缓慢地增加进口,稳定出口国预期;“可控”,就是要处理好进口增加与国内农业发展、出口国生产潜力释放的关系,避免对国内农业生产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带来冲击。
一方面,需进一步明确进口品种的优先序。根据不同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异,优先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同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考虑产品可贸易性,耐储存、均质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应为优先进口产品;再如,考虑产业利益,进口玉米等饲料作物能够为畜牧业提供低成本饲料、增强畜牧业竞争力,是符合中国产业利益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