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过重大演训任务的官兵里,69%的人认为战争还很遥远,演训更像是完成一次任务,而不是打仗。
同样的问卷调查,却在另一个部队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该部参加过海外维和任务的官兵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谁也不知道,这五六公里的路程会遭遇什么。极端势力在路旁埋设炸弹,遭遇火箭弹袭击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是该部排长管泰然在维和期间的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
“置身这样的战场环境,怎能不专注于练兵备战?”曾经两赴马里维和的四级军士长韩立建至今保留着一个习惯:军装上衣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封请战书。
当猛烈的炮火在耳畔轰鸣,当身着异国军装的人在身边走动,官兵们舍身和为国的勇气和上阵杀敌的血性仿佛在一瞬间被激发出来了——这大概是真正的战场带给军人独有的刺激。
如何让官兵真正“入戏”?许多部队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无形的焦点——战场思维。
夺冠从来不是练兵备战之路的终点
——缩短操场到战场的距离,必须把“战”的思维渗透到“练”的方方面面
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同样的原因“摔倒”了两次!某旅排长杨志伟的经历令人深思。
3年前,该旅组织班协同考核。在前面的课目中,杨志伟以近乎满分的成绩完成考核。
进行到通过炮火封锁区这一课目时,由于场地泥泞、驾驶难度大,受领任务后,虽然计算出每次通过封锁区的火炮为两门,但为了保险起见,杨志伟还是习惯性地一次只让一门火炮通过。这样,即使单课目成绩不理想,但总成绩还是可以排在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