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火箭军某旅从难从严组织实战化对抗演练
http://www.CRNTT.com   2021-03-27 07:32:22


 
  改变源自教训。数年前,一场实战化对抗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那一年,该旅指挥“红军”分队挺进某综合训练基地,与某专业蓝军旅交手过招。经过较量,该旅以微弱优势险胜。

  “那场仗打得异常艰辛。”该旅领导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部队刚下火车,旅指挥所就被对手的无人机锁定;官兵觉得车辆、帐篷伪装得“自己都看不见了”,结果数处野营地遭“敌”轰炸机突袭……

  “对于一群沉闷的‘沙丁鱼’,必须放入一尾好动的‘鲇鱼’,来搅动局面激发活力。部队训练也是如此。”演练归来复盘检讨,痛定思痛,该旅党委决定:紧盯短板弱项来一场自我革命,为发射分队打造战场“磨刀石”。他们抽组全旅精兵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蓝军分队:按照“形神兼备、攻防一体”原则,优化蓝军分队的力量编成;成立蓝军战法研究小组,加大战法训法精细研练力度,吃透作战对手战术思想和战法特点;逐步建设配套的训练场地,缩小对抗环境与真实战场的差距,练就一支“狡猾”的蓝军力量。

  预判路线设伏打、乔装打扮抵近察、连夜出击纵深扰……自从演训场有了蓝军分队,“特情”变成了“真敌”,逼着发射营拿出管用招法应对。战术训练阶段,该旅组织各营连轮番与蓝军分队展开对抗演练,倒逼发射营官兵把各种敌情想实想细,练就料敌于先、知变善变的过硬本领。

  蓝军打法越刁钻,“红军”应对越从容。今年初的一场对抗演练中,蓝军分队一支袭扰小组趁夜幕隐蔽接“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缺口突入,准备偷袭“红军”分队通信枢纽。突然,“红军”分队车辆大灯亮起,迎接蓝军分队的是设伏的“红军”官兵。原来,发射营欲擒故纵,诱导蓝军袭扰小组孤军深入,给他们“包了饺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