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基建”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3-05 08:49:10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晓明、刘昌新文章表示,2019年,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六稳”的总基调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新型基础设施内涵更丰富

  文章分析,第一,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

  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随着物联网推动的万物互联,全球范围的网络连接终端数量大幅增加,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生成的数据呈现指数型增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数字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应用为标志的数字经济,需要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作为支撑。2019年,是中国5G商业化推广的元年,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助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价值所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中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工业互联网的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能源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中国水、电、气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需要城市物联网的支撑;中国智慧农业的建设需要农业物联网的支撑。与此同时,中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在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技术赋能。

  第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的工作重点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加强城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发挥投资的最大效能,在处理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的时候,应该既将二者视为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同时也应注意到二者的融合和改造提升关系。

  例如,5G的建设尽可能共用4G的铁塔、光缆、电源、配套等设施;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网络利用5G和数字化技术改造成“超级高速公路”;在已经建成的能源骨干网络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分布式和智能化的能源系统升级;对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让传统公共设施在保留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空间、网络和数字资源共享,完成基于数字化平台上的资源和功能整合。

  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文章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新的使命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数字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和保障。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历史,已经完成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以相应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例如,由蒸汽机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铁路和运河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由内燃机和电力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高速公路、电网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在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和投资布局的战略高地。中国第一次作为原发性国家,与发达国家一起站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同一起跑线上,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发挥中国在顶层设计和集中建设方面的制度优势,又完全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下的国际贸易规则,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