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青报: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真的合适吗
http://www.CRNTT.com   2018-11-22 12:04:37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与优先落户或者购房、租房补贴不同的是,医疗资源本身的公益性更强,需求刚性也更大。

  平时我们在医院就医时,会看到“老年人优先”“军人优先”的字样,但西安一家医院贴出了“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的告示。高层次人才可以拿着医院的小绿卡,免费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享受一条龙的门诊服务。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当地有关部门出台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的一项配套措施,医院只是照章行事。

  该措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在不少网友看来,医疗服务不应当划分三六九等,此举有违“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其实,为高层次人才开绿色通道,西安并不是个案。不久前,沈阳因为“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的告示同样引发过舆论风波。此外,长沙、郑州等地,都曾推出过类似政策,比如去年8月发布的《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实施办法(试行)》还提到,人才本人及直系亲属的就诊或住院服务,都能享受“定点医院保健专干负责预约和安排”的VIP服务。

  这些推出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政策的城市,正是过去一年“抢人大战”投入很大的地区。作为一种配套福利,在医疗资源上适当倾斜,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就医权利,也算是二线城市为数不多的竞争筹码,所以政策出台的逻辑可以理解。

  但是,与优先落户或者购房、租房补贴不同的是,医疗资源本身的公益性更强,需求刚性也更大。尤其是公立医院,扮演着兜底救济的角色。对那些无法享受特权的普通劳动者来说,没有优先落户的渠道,可以办居住证作为替代选项,但生病一定得就医,重大病种还不能去小医院。以优先就诊作为“抢人大战”的筹码,真的合适吗?

  民营医院提供VIP服务无可厚非,但公立医院享受着财政拨款补贴,对于服务对象理当力保公平。当然,这种公平并不是一刀切,比如考虑到老人对医疗资源需求的紧急性,很多地方都有60岁或者65岁以上老人优先就诊的政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