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需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文章指出,虽然营商环境评价与“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有着本质不同,但是营商环境评价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应借鉴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做法,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突出评估的目标导向。企业是市场和投资的主体,也是“放管服”改革的直接受益主体。“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流程再造和机制再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激发企业活力。这一主要目的决定了“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必须把企业受益情况作为主要评估对象。
第二,构建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量化指标体系是改革成效评估的“依托”,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改革成效的关键所在。评估改革成效是最终目标,但是改革成效不可能通过测量直接获得,需要通过几个方面的子系统对改革成效进行系统描述,再围绕每个子系统,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可直接获得的评估指标。最终目标和子目标共同构成改革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确保评估指标的可获得性。这是“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有些指标只是理论上符合逻辑,但是实践中很难获得,那么这些指标也不宜纳入指标体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主要是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二是改革所涉及企业提供的数据,是企业办理相关事项实际所需的时间、成本等;三是实地调研得到的一手实际数据,是实际考察企业办事流程所获得的数据;四是针对改革所涉及的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五是逐项对比改革前后相关制度所规定的数据值。
第四,使用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这是确保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专业性、公正性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放管服”改革在大量技术细节上都有突破性,这就要求改革评估必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放管服”改革也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考量,要求评估具有极强的公正性。而第三方评估机构是独立于政策制定之外的机构,不受相关利益主体左右。因此,“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必须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