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汪毅夫:序《财富的归宿》
http://www.CRNTT.com   2019-05-24 00:24:38


 
  在中国大陆尤其是沿海省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经济力量的不断增长,各类教育公益基金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葛道顺《中国基金会发展解析》(2009)、戴志敏《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研究》、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2010)、李莉《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2010)、徐宇珊《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2010年)、韦祎《中国慈善基金会法人制度研究》(2010)、康晓光《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2011)、陶传进《基金会导论》(2011)、刘京《中国散财之道——现代公益基金会发展报告》(2011)、陈旭清《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功能研究》(2011)、卢玮静《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2014年)等著作,成为继徐永光总主编的《第三部门研究丛书》(1999年)之后,进一步利用社会学理论深入研究包括教育基金会在内的当代中国公益基金会的代表性学术专著。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系“闽台教育与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教师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公益文化史研究,其团队负责人毛晓阳教授曾主持过“社会公益视野下的清代科举宾兴研究”“以公益求公平:清代科举考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清代科举宾兴史》(2014)、《清代宾兴公益基金组织管理制度研究》(2014)等多部教育公益史专著。与国学社会学界部分研究者认为“古老的中国缺乏类似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和制度,人们的思想和认识落后于时代的需求”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宋代的贡士庄、清代的宾兴会等以助考为基本职能的科举组织,都属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老中国的教育公益基金会。近年来,他所率领的学术团队进一步积极关注中国当代教育公益基金的发展情形,试图总结其经验教训,探索其利弊得失,并探讨中国教育公益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为此,该团队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指导本系同学围绕“当代福建教育公益基金研究”“中国教育公益文化传统与创新”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本书即是其中部分优秀调查报告的结集,它们大多以作者家乡所在地的教育公益基金或教育公益活动为调研对象。这是因为,团队教师在指导同学选择调研对象时,要求尽可能地关注民间的、草根的、身边的教育公益基金,尤其是关注那些存在于基层地方社会的个案。团队教师认为,“礼失而求诸野”,越是基层社会自发创设的教育公益基金,越有可能承载了中国古代教育公益文化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他们还认为,不管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还是以学生结成小组为单位,针对家乡的、身边的教育公益基金的个案调查更能获得成功。因为同学们不需要克服语言的障碍,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亲朋好友的帮助。这也使得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相对来说更加真实、更为详细。这部即将出版的《财富的归宿:当代福建教育公益文化调查报告》,便是该团队师生数年来努力的结晶,也是他们向社会提交的一部探索大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习作。

  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是,正如我国当前研究教育公益基金最为权威的学者资中筠先生一样,本书所有调查报告的作者都是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教育公益基金调查报告。这是颇为难能可贵的情形。这些来自闽江学院历史学系大三、大四年级的女生,都95后的年轻女孩子,她们也会追星,会网购,会爱美,但在承担本项调查任务时,却完美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状态。她们用自己聪慧的眼光、灵活的思考、细腻的笔触,完成了一篇篇结构严谨、行文朴实、篇幅适中、重视数据的调查报告。我读到报告中那些熟悉的地名,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在福建工作的情景,想起那里的老同事、老朋友。

  我与闽江学院结缘已久,曾与该校的多位校领导一起共事,多年来一直关注该校的发展进步。闽台学术文化研究是我最为关心的学术话题,对于该团队设计的学术研究愿景和教学改革方向也颇感兴趣。去年,该团队教师毛晓阳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请我担任团队的学术顾问,我笑着回复“光荣就任顾问”。今天,创新团队要出版这部调查报告集,请我这个“顾问”作序,我自然义不容辞。我也期待他们今后能够推出更多的学术成果,为福建乃至中国的教育公益文化发展做出独有的贡献。

  附记:《财富的归宿》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汪毅夫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