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理论和实践证明,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四个环节,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再认识,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好打通四环节的大文章。
正确认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经济日报发表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成员丁俊发文章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生产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那么后续的分配、流通、消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决定分配、流通与消费。同时,分配、流通与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的产品需要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分配的经济职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分配原则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一般以工资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然后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转移支付、税收等调节手段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三次分配作为一种补充,可以通过慈善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就业联系在一起。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流通以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为核心,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与服务的完成,实现货币的回笼。可见,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分配和流通两个环节,正是这两个作用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环节,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
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消费必须借助流通这个环节。由于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也必定对生产与流通的规模、结构、方式和速度产生影响和作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结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总量、结构、趋向。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国民经济的任何部分都与这四个环节密切相关。
客观看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文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还存在短板和堵点,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障碍。
从生产看,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所生产的产品还存在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而不求的情况。有些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有些产品缺少品牌,有些产品严重短缺。这些问题既涉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涉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还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分配看,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同时贫富差距也在加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较慢,居民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也还不够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