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农村题材剧:乡村的时代镜像与农民的精神史诗
http://www.CRNTT.com   2020-06-07 16:42:22


 《生存之民工》 《马大帅》系列;有反映乡村环境问题的《希望的田野》《金色农家》 《烧锅屯的钟声》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 ;有描写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土地情怀的《圣水湖畔》 《绝地逢生》 《喜耕田的故事》 ;还有表现农村妇女形象的《女人当官》《当家的女人》 。其中涉及到农村基层民主、贪污腐败、留守儿童妇女、农民工、环保、土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婚姻情感等多重问题,对农村面貌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现,但也存在图解政策的问题。其二,超越前一时期文化冲突的视野,在城乡对比或对立的关系中建构人物关系,刻画人物形象,形成进城和返乡两个相互映照的叙事结构。城乡二元对立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放大了农村经济衰败凋敝的现状,大量农民进城寻求生存致富之道,其间的种种不易坎坷屈辱在《城市的星空》《都市外乡人》 《城里城外》 《小麦进城》等作品中被重点表现;另一方面,来自城市的外来者或从农村出去的城市人也通过扶贫、支教、投资等方式回到农村,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得到表现,如《山羊坡》 《脚下的天堂》 《静静的白桦林》等。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形象也成为一种基本的人物设置。其三,续集和明星成为农村题材电视剧重要的生产模式,如《马大帅》系列、 《乡村爱情》系列、 《喜耕田的故事》系列、 “田野系列” ( 《希望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永远的田野》 ) 、“农家系列” ( 《喜庆农家》 《欢乐农家》 《金色农家》 )等。这些电视剧往往邀请赵本山、高秀敏、范伟、潘长江、郭达、丁嘉丽、潘粤明、宁静等明星演出。这种模式符合电视剧市场化生产的需求,短时间内扩大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市场吸引力,但也有许多急功近利的考量,其前后作品的艺术质量往往相差很大。其四,南北地域创作失衡,美学样式偏颇。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创作团队及其作品形成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绝对主流,农村电视剧基本等于东北农村电视剧,并以喜剧甚至闹剧的美学样式为主,导致农村题材电视剧逐渐脱离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出现同质化、表面化和庸俗化的问题。2010年前后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逐渐崛起和电视的相对衰落,资本大量进入影视行业,被认为不具有收视效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再次陷入低谷。

  2012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的产业文化语境,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颇为艰难,其生产备案数量和创作完成数量以及作品影响力都持续走低。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推动下,农村题材电视剧仍有一些发展探索,一部分作品在传统创作模式中继续深入转换,还有一部分作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新探索,体现出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密切互动。首先,农村发展到新阶段,极端的物质贫困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进行精神扶贫、制度扶贫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如关注农村法治建设的《小镇大法官》《啊,父老乡亲》 ;展现建设美好家乡坚定信念的《初心》 《谷文昌》 《黄土高天》 《太行赤子》 ;反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青恋》 ;描写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带头人“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马向阳下乡记》 《大村官》 《索玛花开》 《苦乐村官》《老家门口唱大戏》 ;以女性命运为主的《初婚》 《麦香》 《岁岁年年柿柿红》《三妹》 《木兰妈妈》 。其次,出现了《温州一家人》 《平凡的世界》 《老农民》 《白鹿原》 《大江大河》 《鸡毛飞上天》等史诗性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这些作品历史视野开阔,时空跨度较大,思想内蕴丰厚,人物鲜明生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民从新中国建立前后到改革开放后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命运起伏,并且在从城乡对立到沟通融合的关系中描写农村、刻画农民,展现了农民在两者关系的历史性变迁中其生活水平、身份建构、文化认同与社会地位的深刻变化。第三,从故事到类型的融合加剧发展。如何破解农村题材电视剧受众群体局限性,是其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故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出现各种新的表达时,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