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为什么强调都市圈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1-03-01 09:53:42


 
  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这些正是各地抓紧布局落子之处。比如,湖北提出,完善武汉城市圈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优势产业链圈内延伸,建设城市圈大通道;江西提出,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城际轨道规划设计、开工建设。

  提升发展整体效能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中,各城市如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培育更多增长极和动力源?

  记者盘点发现,高质量发展、协调融合、提升能级等,成为各地部署相关工作时的关键词。

  “城市群、都市圈要实现中心城市与其他各类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市要发挥关键作用。”在冯奎看来,中心城市应有权、有为、有担当。建议给予中心城市更多的综合授权,使其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有更多自主权。

  马庆斌表示,城市群、都市圈的要义在于形成有机体系,既需要中心城市发挥“龙头”作用,也要有甘于做“龙尾”的中小城市。应更加注重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规划,在大中小城市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性竞争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部署“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工作时,多地提出了面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例如,北京提出,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上海提出,到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

  “我国的一些城市群、都市圈,论其面积、人口、经济总量规模等指标,已接近世界领先的程度。但在发展质量方面,距世界一流城市群、都市圈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群中,既有的产业和城市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天花板’的约束效应越来越大。”冯奎认为,在此背景下,就必须走出创新发展的路径,高点定位、创新引领,实现都市圈、城市群由大到强、由强到优的跨越。在具体实施中,必须紧抓创新主线,建设创新性的产业群和城市群,建设高质量的区域创新系统。

  马庆斌认为,城市群、都市圈应打造更加包容、公平、便利,更高质量的、城乡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更上一层楼”,提高对世界一流技术、人才、企业的吸引力,打造培育新时期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新平台。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