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发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1-17 09:03:3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程度不断提升。如果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这意味着总体上看通过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已较好地实现了“做大”的目标,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功能定位还没有很好地体现,还没有很好地实现“做优”的目标,中国国有经济呈现出“大而欠优”的基本格局。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等等。这些基本行动和目标要求将极大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而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三个层次改革必须深化

  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关键意义。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从三个层面解决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公平竞争市场主体的问题:一是企业产权改革。从国有独资转向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成为现代公司制企业,这不仅仅是提升现代企业效率的制度基础,也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途径。二是经营机制转变。推进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从行政管理机制转向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三是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这要求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

  一直以来,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转变国企经营机制、推进政企分开以及政资分开等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深化。进入新时代,在把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的基础上,我们更加强调系统、协同地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但是,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看,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后的分类治理还需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自身改革与公平竞争制度完善之间的协同性还需增强。针对这些问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目标、路线图和具体措施。比如,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要求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再如,在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要求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这些重大措施对协同推进市场化改革进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站在“两个大局”来系统思考、协同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能否真正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关键还在于能否有效落实。“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付诸实践探索和艰辛努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