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标是佛山话剧团的演员,说起这位“讲古佬”,一名40多岁的观众已笑得乐呵呵,他对记者说,他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收听电台节目。一听到“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次讲到……”就聚精会神。待到听见“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仍意犹未尽,猜想着明天的故事会是怎样。吴元标说,演戏与讲古都是自己两份最擅长的技艺,他曾努力去演活每个角色,讲活每个性格。
被誉为新派讲古人的著名主持人招卓宁说:自己喜欢上讲古,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青宫听张悦楷、缪燕飞讲古,后来自己喜欢上这种艺术,现在竟也成为了另一个“职业”。
原籍西樵的霍沛流,职业是医生,说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从1975年开始,霍沛流开始兼职电台讲古,至今已经足足三十年,他曾获“长篇小说演播特别贡献奖”。他说:“能坚持几十年讲古,全凭兴趣支撑着他在这块领域耕耘。”对于讲古的收入,他笑言:“讲一段古仔,上世纪七八年代时刚开始只有8元,现在也就百来元,根本不能靠这个生活。我是作为一种爱好,能为听众带来欢乐,这是我最大的幸福。”林兆明也透露,当时讲《西游记》全书只有200元的收入。
渐露曙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因娱乐方式增多,同时,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离开讲古台,粤语讲古受到冲击。霍沛流说:“不可否认,电台讲古确实在萎缩,但绝不会消亡,我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颜志图自15岁拜广州著名说书艺人侯佩玉为师起,至今已有五十年说书生涯。 1985年起担任广州说书学会会长,同年编写《讲古艺术研究》,希望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近几年来,他也收了几名年轻的徒弟,这让他看到了讲古艺术的曙光。
《南国酒镇》讲古人梁斌最早是南海电台的记者,后来他参与到广播剧《糊涂士多》的角色中,当时缪燕飞、梁锦辉等讲古大师经常到电台讲古,因此他深受其影响,从1991年开始讲古,至今已播讲有十多部作品。他对于讲古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不会式微,讲古艺术也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也有周期性,有起有落,也如股市一样总有反弹,从市民又重新开始爱听讲古就可以看到,现在正开始回暖。”他说,毕竟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色的艺术样式,承载着众多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
(来源: 广佛都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