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2017年10月1日,广西南宁一栋建筑打出“厉害了,我的国”字样,庆祝国庆。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7月2日电/中国,一个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即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崛起大国?还是一个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的追随者?近几天,这个话题引起海内外热议。
美国《侨报》6月28日载文《准确认识自己 中国才能行稳致远》,文章说,争议的源头是,中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近日在演讲中痛批部分媒体口中的中国“大国论”、“全面赶超”论,无视现实差距,“忽悠了领导,忽悠了公众,甚至忽悠了自己”。该报还以“是什么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为题,对中国核心科技的落后现象进行了数十篇报道。刘亚东的演讲成为舆论场的一个热点,很多人赞扬他“敢说真话”,特别是在中兴事件后,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天天看到的成就论原来经不起推敲。
从“厉害了我的国”到“卡住我们的脖子”,短短几个月间发生了什么?可以肯定,变化了的绝不是中国的实力,而是人们的认知、舆论评价的方式。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日新月异,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大大提升,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从个人到企业,都加入海外买买买的大军;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火遍全球;甚至中国大妈对黄金的热爱,都构成了期货市场的一个非常规性指标……大国崛起、经济规模超越美国,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必然。
在这种情绪下,“厉害了,我的国”成为主流观念,一些媒体、机构更推波助澜,极尽渲染之能事,夸大中国建设成就。不仅一般老百姓信以为真,也让还难以适应这个急剧增长的大国的国际社会感到焦虑,甚至为某些人炮制“中国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客观上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准确认识自己,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无论何时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中国体量越来越大的时刻。此刻,美中正徘徊在贸易战的边缘,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不少国家表现出对中国资本的羡慕与恐惧。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中国的处境如此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