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剧照。最近热播的《流浪地球》,上映18天已收获票房41.45亿元,目前排在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是简单地模仿好莱坞科技大片,用中国演员和场面来讲一个“美式故事”。 |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中国电影继续无缘奥斯卡,似乎已是意料之中的事。24日,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举行,《绿皮书》摘得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一举拿下四大奖项成为最大赢家,主演拉米•马雷克也因此获得最佳男主角。但值得庆幸的是,本届奥斯卡中的“中国元素”幷未缺席,而是也十分出彩。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奖的电影《徒手攀岩》导演金国威也是华裔。
美国《侨报》2月26日载文《中国电影的奥斯卡焦虑如何化解?》,文章说,可以说,奥斯卡对于中国观众早已不再神秘,最佳影片《绿皮书》将于本周与中国大陆观众正式见面(全国范围内上映),不止奥斯卡和中国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中国资本更是在逐鹿小金人的路上快马加鞭,《绿皮书》的投资方之一就有在美很知名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旗下的阿里影业。难怪马云说:“中国电影离奥斯卡远,其实也不远了。”
中国投资人比中国电影人早一步拿到了奥斯卡奖是资本之幸,而绝非电影之幸,人们可能更关注的是,在大洋彼岸这个单月票房总收入超过北美的全球第一大票仓,何时能真正孕育出来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从1979年中国大陆选送《阿凡提》开始,奥斯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界绕不开的话题。近40年来,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3年的《霸王别姬》代表中国香港地区入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李安导演的两部提名作品《喜宴》和《饮食男女》、和唯一获奖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均代表中国台湾入围,而中国内地电影冲奥路上提名过最佳外语片仅有《菊豆》和《英雄》两部。
曾几何时,当中国影迷抬头看奥斯卡颁奖进行时,已不再是高山仰止、遥如星河的殿堂般朝圣。看着那些自己进电影院“消遣”过的影片,更多的是代入感和亲切感。比起美国主旋律,中国观众更钟爱自己的现实主义题材。从票房角度看,《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等影片对好莱坞大片的碾压之势,尽显美中主流观影人群差异,中国观众已经形成自己一套电影审美体系。如果说此前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中国电影人一直都有“奥斯卡焦虑”的话,那么近年来这种焦虑开始逐渐化解。这样反而少了那些迎合西方审美与价值判断的、专门为“冲奥”而生的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