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确认识逆周期调节时滞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19-02-01 08:11:24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在荣枯线以下,海关总署公布的同期中国进出口数据也不及前值及市场预期。从2018年整体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出现投资和消费双双放缓的情形。展望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为阻击和减缓下行压力,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与挑战,需要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文章表示,2018年7月、10月和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涉及工作部署内容中,分别首次提出要求做好“六稳”、强调做好“六稳”和进一步做好“六稳”。可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已成为近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央政府积极出台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政策,旨在强化对经济逆周期调节,主动应对下行压力,为国内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争取必要时间。但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的发挥存在时滞效应,相比顺周期政策,全面显现效果需要更多时间。

  文章分析,正确理解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的时滞,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重要构成因素。

  第一,宏观政策在行政体系内部传导的时滞。中央确定宏观政策方向和主基调后,需各有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出台具体工作落实指导意见或实施细则,否则这些政策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可以说,行政体系自上而下执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宏观政策在行政体系内部传导时滞的长短。要特别注意的是,传导政策时行政部门既不能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以彰显执行中央政策的坚决态度;也不能轻描淡写地“切一刀”,来勉强应付上级部门督查、敷衍了事。与宏观政策在行政体系内传导有关的各级政府部门或机构,要真正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政策意图,要将其与本部门、本条线或本地区的具体实际密切联系,充分兼顾宏观政策在行政体系内传导的时间效率和实际效果。

  第二,微观经济主体根据政策变化调整经济行为的时滞。宏观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调整市场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主体根据新出台的逆周期调节政策,进行经济利益充分权衡,然后自主做出理性经济选择,这需要一段时间。为缩短时滞,一方面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各种资讯平台加强政策的社会宣导,让微观经济主体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政策意图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应避免政策摇摆过大,只有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让微观经济主体建立稳定预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从而理性选择逆周期经济行为。此外,政策制定者还要格外关注偶发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及时做出政策微调预调。

  第三,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良性互动循环的时滞。如果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会产生相互掣肘,落入低效率陷阱。金融与实体经济建立良性互动循环,同样需要时间。例如,近一年多来,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多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以及调整普惠金融考核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样需要一定时间,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才能积极互动、建立信用关系,从而达到政策预期。

  总之,认清上述三个主要时滞因素,正确理解宏观政策逆周期时滞的主要构成,有助于降低决策者对宏观政策效果的误判,避免更多同质化政策过度叠加,导致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有助于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合理经济预期,增加投资和消费信心,为今年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积极支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