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考古:新发现层见叠出 探起源精彩不断
http://www.CRNTT.com   2020-04-27 10:30:21


 
  南方地区的考古调查工作也有一定覆盖。水阳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经过考古调查与发掘,调查采集石制品71件,发掘出土石制品78件。遗址埋藏于水阳江右岸第二级河流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推测其时代为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古人类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演化,在更新世最后一个阶段,在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主动利用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而这两种社会形态之交的转型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旧、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址在南北均有重要发现,这些发现为探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以及整个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解读中国现代人出现与扩散模式、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中生计模式的转变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广东青塘遗址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典型洞穴遗址,洞穴中发现了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长城以北坝上高原的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出土了大量细石核、细石叶、石片及动物骨骼等文化遗物,遗址堆积丰厚,出土遗物丰富,初步构建起了坝上地区北部自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序列,是本区域考古学文化命名和分期研究的标杆性遗址。

  研究进展

  田野考古是我们对话远古人类的手段而非目的,将考古材料转化成科学认识才能体现田野工作的意义。2019年的旧石器考古研究涵盖了人类起源、石制品分析、制作技术研究、功能分析、模拟实验、田野工作方法等诸多方面。下面就这些方面进行一个梳理。

  近年来,古DNA研究指示现代人和早期智人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存在基因交流,以往古人类起源上的“非洲单一地区起源说”中的“替代”“灭绝”等观点已无法立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李锋学者等通过对中国发现的旧石器考古材料研究发现,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旧石器文化传统的重要特征具有很强的延续性,阿舍利、莫斯特、石叶等典型的欧亚大陆西侧典型元素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在东亚出现,可能指示了间或的交流,而非文化上的主流及人群的替代。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也梳理了晚更新世华北地区石片石器发展历程,探讨石片石器与南邻的砾石工业、与北部边疆地区新发现的莫斯特文化遗存,以及与更晚来自西北方向的石叶/细石器技术的交流互动,提出石片石器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亦是追溯该地区现代人出现与发展至关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