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 “默认”开通遭质疑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15:41:37


 
  记者在体验取消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过程中发现,部分银行网点对于如何取消也并不清楚。在工商银行长春某网点,一位工作人员称“柜台无法关闭该功能,只能拨打客服操作”。在部分银行的APP中,取消该功能的程序可谓十分繁琐。有银行工作人员说,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确实带有一定风险,连她自己都把该功能关闭了。

  对于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的安全性,中国银联在其官网称,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适用的银联芯片卡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安全性更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未发生过因芯片银行卡被复制导致伪卡欺诈的案例,且与手机等移动设备结合还可创新身份验证方式。不仅如此,中国银联还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赔付金,提供了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然而一些持卡人则认为,一旦卡片丢失未被及时发现,所造成的损失即便可以追回,也会在心里产生很强的不安全感,还不如在付款时多输几次密码多签几个字,资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便利应建立在安全和尊重基础上

  一些持卡人表示,对于一些银行卡具备的便捷功能,在不威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默认开通可以带来方便,但像小额免密免签支付这样带有一定风险的功能也默认开通,虽然额度不大,但难免让人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在银行和银联的服务面前丧失了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主任潘强认为,这种情况说明金融机构在办卡环节存在漏洞,银行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有效告知,不仅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还会造成用户财产权被侵害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应对开通流程进行优化,进而防范客户财产损失。“不能先推定消费者选择了这项功能默认开通,而是应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潘强说。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认为,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的推广,应该在安全与便利之间寻求一种更稳妥、更符合常规、更易被接受的推广方式,让有需求的人选择开通,尊重不需要该项服务的持卡人的权益,这是优质服务的应有之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