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共享红利 看中国对外开放“三步曲” 
http://www.CRNTT.com   2018-11-27 10:40:04


开幕式会场全景(中评社 辉哥手机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7日电/从60多年前的广交会到今年的进博会,时光荏苒,两个国际性贸易平台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接力”。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40年来,中国上演了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曲”。

  开国门第一步:到全球市场大海中游泳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那时,广交会几乎是中国企业对西方国家市场贸易的唯一通道。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外贸经营权高度集中,首届广交会只有13家外贸专业总公司组团参展。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贸行业垄断也被打破,生产企业、外资企业、各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大外贸格局。

  在1978年举行的第43届广交会上,到会采购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共17000多人,其中以港澳地区为主的亚洲采购商所占比重超过八成。

  改革开放以后,数以万计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准广交会这个出口。老广交会人都清晰地记得,很多企业老板为了能够“挤进”广交会费尽心机:有的企业家试图翻墙进去展馆被罚款,有的在周边宾馆挨个敲门推销产品……

  “那时国内很多代工企业,只要搭上出口的‘快车’就不愁发展,广交会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浙江余姚西摩电器有限公司总裁董越君回忆起20多年前第一次参展经历,感触颇深。

  通过广交会,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