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在青海省共和县,参加极限马拉松赛的运动员们冲过终点。(路透社) |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对中国许多城市来说,42.195公里成为了极具诱惑的数字——这个原本为纪念雅典士兵菲迪皮茨的马拉松项目,成为城市竞相追捧的“摇钱数”。
美国《侨报》3月12日载文《42.195公里不是“摇钱数”》,文章说,根据田径协会公布数据 ,去年中国境内举办800人以上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达1581场,平均每天4.3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额达178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赛事带动总消费额288亿元。
但火爆赛事的背后,常有乱象发生:递国旗、抄近道、拽停冲线选手合影等等事件无不提醒人们,马拉松有些“变味”了。
马拉松本是彰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是一项有益于民众健康的大众体育活动。可马拉松在中国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方兴未艾,这里有喜有忧。
一方面,城市热衷举办马拉松赛事,看中的是赛事可以增加曝光率、提升城市知名度,幷且在展示城市风采之余,全方位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全民健身城市形象。所谓“马拉松经济”就是由此得来。
可另一方面,赛事举办“鱼龙混杂”,组织中问题暴露不少——在事故频出的同时,“一场比赛瘫痪一座城”的讽刺,让民众看到的只有“劳民伤财”。
其实,就平均一天4.3场的地方马拉松赛事来看,早已远离体育精神,搞得越来越像嘉年华,娱乐味道也愈加浓厚。
而当马拉松失去体育精神时,已然变成了一个名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