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有企业要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12-08 09:24:18


 
  三要量力而行,力争高端,融合国际需求。新基建的高新技术运用能力事关中国国民经济下一步高质量健康发展,要既不脱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减少无效低效投资浪费,也要努力运用世界高端科技标准,为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留出较大技术空间。各地方新基建项目选择既要量力而行,也要突出重点,优先聚焦解决制约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科技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资金。同时,为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新基建的技术标准应努力与世界先进标准接轨。

  四要平衡好促进竞争与发挥规模效益的关系。新基建虽然总体上具有社会公共产品性质,但其建设、运营是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如新基建的土木施工,可以进行招标建设,属于充分竞争性质;5G等基础网线、管道、交通枢纽运营虽然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但如存在多个运营主体及不同的运营方式则可能出现商业性和竞争性特征。在新基建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应依据项目本身的区域和运营特点,最大限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竞争的同时,也应发挥好政府采购与补贴等政策的作用,发挥大企业规模优势,实现规模效益,减少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五要处理好让利社会与企业收益的关系。新基建与其他基础建设项目一样,效益更多地体现于项目的长期慢性收益,以及项目建设和运用中的他方收益。需要处理好新基建公益性与商业性、企业服务于社会和实现自身收益的关系。要对基建项目功能性质进行区分,并设计相应的企业盈利模式。

  六要大力提高建设和产品质量。新基建事关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加倍重视建设质量问题。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保证新基建的高质量。

  七要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是新基建的建设和运营主体,要通过相关政策设计,依据项目性质和特点设计相应的项目建设和收益模式,处理好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长期收益与即期收益的关系,提高各类企业高质量参与新基建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

  国有企业层面:一要积极地全面参与新基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长期以来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支柱力量,必须在新基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各项新基建,在新基建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通过自身的资本和技术较为集中的优势,通过产业带动和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各类企业参与到新基建中,为高质量新基建发挥领头羊作用。

  二要加快科技进步引领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中国科技进步的领军力量,中央企业虽然在载人航天、高铁、深海探测等诸多领域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健全。高质量完成新基建任务,需要国有企业进一步以科技进步引领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实现自身不断转型升级,带动中国主要产业高端发展。

  三要不断提升质量与效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国有企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强管理,通过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新基建,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要进一步促进稳健经营。高质量完成中国新基建任务,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科学决策的体制机制,加快合规经营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通过国有大型企业的合规经营模范作用,进一步规范中国市场竞争秩序,高质量完成新基建各项任务。

  五要实现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国有企业必须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承担起国有资本保值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其他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完成新基建任务,必须实现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让利社会、短期自身利益与长期国家利益的统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