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倾听中国,那100年的奋进聚于今日
http://www.CRNTT.com   2021-07-04 14:54:15


 
  这一个个微小切口,已经勾勒出中共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图谱。正如“德国之声”所说,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已经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施政决策不仅关系到14亿中国人的福祉,也在对整个世界的未来产生影响。而在更长远的历史坐标中,这一轮廓将更加清晰。

  回望一百年前,面对山河破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多少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断探索与不屈斗争。是中共带领亿万民众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迈入风华正茂的新时代;由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前进路径,也是不断融入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的过程。

  而追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与世界的交往亦是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辈们便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在千百年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从未主动对外发动过战争,也从未占领外国一寸领土,反而在人类文明与维护和平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派出14万劳工,用“以工代兵”的形式参与其中,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然而却在战后几乎被遗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与人民抗战达14年之久,牵制和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支点;如今,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马克思•韦伯曾说,尽管中国文化的最初发展同样伴随着黩武主义,幷在早期历史中战事不凡,但汉代以后,就逐渐成为一个和平化的帝国,意识形态亦转向和平主义。

  当西方一些人士还囿于一张选票所代表的民主时,中共则将目光聚焦于“人民”,无论是中南海正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还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中共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这样的理念,与数千年来中国执政者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为民思想一脉相承,又有了更多符合当下中国实际的创造性。“人民”二字不仅是中共执政的逻辑起点,也是外界了解中共为何成功的“初始密码”。

  或许,可以将治理作为评价一个政党是否合格视为更加现代性的标准。

  而今,中共迎来建党100周年,在与世界的不断交往中,中国的治理、制度模式与文明范式也会不断走向世界,为世界治理以及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提供更多选择与可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