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拉闸限电”背后“棋局”没那么复杂
http://www.CRNTT.com   2021-10-02 11:23:35


 
  西方语境下的另一局“大棋”,则是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来形容中国是用断电的方式来报复澳煤,致使“百姓苦企业难”,来挑动中西对立,将纯粹的经济现象作为反击中国的利器。

  相信稍有常识的人们都不会被这种“反智”的叙事引偏方向。但其折射出目前中国经济和治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则不容忽视。中国经济目前仍未渡过“三期叠加”的险滩,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再加上近年来新冠疫情和国际情势丕变,当局在谋求“高质量发展”与“能效双控”之间,出现了两难困境。

  中国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必须坚持“限电不拉闸”,科学安排、严格落实有序用电,严禁拉闸限电。中国总理李克强9月30日在会见外国使节时表示,中国将稳定市场合理预期,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证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基本民生。相信停电、限电衍生的负面舆情及反智言论很快消除。但如何解决缺电难题,如何摆脱传统煤电产业大幅萎缩、新能源发电又无法及时填补的困局,成为必须面对的考验。

  其实,电力供应不足不只发生在中国,欧美也正面临电力供给端上的不足。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今年初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停电,因为当地遇上了极端的暴风雪天气,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大规模减少,同时燃煤电厂也出了问题,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再如,今年受极端高压、大面积干旱等极端天气侵袭,欧洲大力发展的风力与水力发电量在年内骤降。

  能源结构改革绝非中国独有,当前已经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议题,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能源革命的动力既源于新技术,又源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制度化。相信各国经过携手努力,终将实现绿色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主线,加快削减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这既是回应本国民众期待,亦是其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履行的国际责任之一。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能源结构转型期间出现的阵痛,其背后的“棋局”幷不复杂,无非是有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因素,也有燃煤供应紧缺的市场因素,还有煤和天然气大幅涨价的价格因素,不必作过度解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